急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特征及处理原则
急性糜烂性胃炎病因及发病机制发病原因 引起急性单纯性胃炎的各种外源性刺激因子,尤其是乙醇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均可破坏胃黏膜屏障,使氢离子及胃蛋白酶逆向弥散入黏膜而导致胃黏膜的急性糜烂,但一些危重疾病,如严重创伤、大面积烧伤、败血症、颅内病变、休克及重要器官的功能衰竭等严重应激状态更是常见的病因。
发病机制 应激状态时,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胃血流量减少,不能清除逆向弥散的氢离子;缺氧和去甲肾上腺素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黏液分泌不足,HCO3-分泌也减少;应激状态时,胃肠运动迟缓,幽门功能失调,造成胆汁反流,胆盐进一步损伤缺血的胃黏膜上皮,使胃黏膜屏障遭受破坏,最终导致黏膜发生糜烂与出血。
病变多见于胃底及胃体部,有时累及胃窦,胃黏膜呈多发性糜烂,伴有点片状出血,有时见浅小溃疡,覆以白苔或黄苔。组织学检查见糜烂处表层上皮细胞有灶性脱落,腺体因水肿、出血而扭曲,固有层有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
急性糜烂性胃炎的危害
在各种急性胃炎中,急性糜烂性胃炎是介乎急性浅表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之间的一种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医生在实际诊疗过程中经常发现,有不少已经患了糜烂性胃炎的病人,并不能客观地认识糜烂性胃炎对人体的危害,而是认为本病并非溃疡病那样严重,所以不用紧张,也许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痊愈。
所以,社区医生在接诊的时候要教育患者,持以上不良态度是绝对是错误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9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