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的预防措施
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15岁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 百拇医药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 μg或10 μg酵母或1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 μg或10 μg重组酵母或1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 μg酵母或2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 μ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切断传播途经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针具),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Standard Precaution)原则。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 百拇医药
意外暴露后乙型肝炎病毒预防
在意外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 m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 mg。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而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随访。, 百拇医药(刘士敬)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预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
乙型肝炎疫苗的接种对象主要是新生儿,其次为婴幼儿和<15岁未免疫人群和高危人群(如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器官移植患者、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易发生外伤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
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6个月程序,即接种第1针疫苗后,间隔1个月及6个月注射第2及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越早越好。接种部位:新生儿为臀前部外侧肌肉内;儿童和成人为上臂三角肌中部肌肉内注射。
单用乙型肝炎疫苗阻断母婴传播的阻断率为87.8%。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注射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 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中国仓鼠卵母细胞(CHO)乙型肝炎疫苗,在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的效果。也可在出生后12小时内先注射1针HBIG,1个月后再注射第2针HBIG,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10 μg重组酵母或2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间隔1和6个月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HBIG和乙型肝炎疫苗后,可接受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 百拇医药
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阴性母亲的新生儿,可用5 μg或10 μg酵母或1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新生儿时期未接种乙型肝炎疫苗的儿童应进行补种,剂量为5 μg或10 μg重组酵母或1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成人建议接种20 μg酵母或20 μg CHO乙型肝炎疫苗。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无应答者,应增加疫苗的接种剂量(如60 μg)和针次;对3针免疫程序无应答者可再接种3针,并于第2次接种3针乙型肝炎疫苗后1~2个月检测血清中抗-HBs,如仍无应答,可接种1针60 μg重组酵母乙型肝炎疫苗。
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后有抗体应答者的保护效果一般持续≥12年,因此,一般人群不需要进行抗-HBs监测或加强免疫。但对高危人群可进行抗-HBs监测,如抗-HBs<10 mIU/ml,可给予加强免疫。
切断传播途经
大力推广安全注射(包括针灸的针具),并严格遵循医院感染管理中的标准防护(Standard Precaution)原则。服务行业所用的理发、刮脸、修脚、穿刺和纹身等器具也应严格消毒。注意个人卫生,不和任何人共用剃须刀和牙具等用品。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若性伴侣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应接种乙型肝炎疫苗或采用安全套;在性伙伴健康状况不明的情况下,一定要使用安全套以预防乙型肝炎及其他血源性或性传播疾病。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的孕妇,应避免羊膜腔穿刺,并缩短分娩时间,保证胎盘的完整性,尽量减少新生儿暴露于母血的机会。
, 百拇医药
意外暴露后乙型肝炎病毒预防
在意外接触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液和体液后,可按照以下方法处理。
血清学检测 应立即检测乙型肝炎病毒 DNA、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s、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抗-HB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并在3和6个月内复查。
主动和被动免疫 如已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且已知抗-HBs≥10 mIU/ml者,可不进行特殊处理。如未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或虽接种过乙型肝炎疫苗,但抗-HBs<10 mIU/ml或抗-HBs水平不详,应立即注射HBIG 200~400IU,并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针乙型肝炎疫苗(20 mg),于1和6个月后分别接种第2和第3针乙型肝炎疫苗各20 mg。
对患者和携带者的管理
在诊断出急性或慢性乙型肝炎时,应按规定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并建议对患者的家庭成员进行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HBc和抗-HBs检测,并对其中的易感者接种乙型肝炎疫苗。
乙型肝炎患者和携带者的传染性高低,主要取决于血液中乙型肝炎病毒DNA水平,而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或胆红素水平无关。
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及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除不能捐献血液、组织器官及从事国家明文规定的职业外,可照常工作和学习,但应定期随访。, 百拇医药(刘士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