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华久泻治验
治疗久泻,不可轻率使用兜涩法。须知本病有积滞逗留者,有湿热内阻者,有清阳不升者,更有久泻伤阴者,临证时应首先分清病机,区别证型,而分别采用通腑、厚肠、升阳、养阴等法,才能收到较好的疗效。先行通腑 大黄以祛陈莁
泄泻一证,其病位在肠腑。大肠为“传导之官”,小肠为“受盛之官”,前者司“变化”,后者主“化物”,一旦肠腑发生病变,必然“变化”无权,“化物”少能,于是形成积滞。久之中州渐亏,难以运化,积滞愈甚;或陈积甫去,新积又生。积滞与肠胃不健两者相互影响,循环往复,互为因果,并由此而脾虚及肾,而肠滑不禁。不难看出,积滞是起病之因,临证时须遵循“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的治则才能使病向愈。为此,王老治久泻,初诊时每从“陈莁去而肠胃洁”立法,先行通腑,取源远流长,积去泻止之意。至于具体药物,常首选大黄。查本品拥将军之称,《景岳全书》药物四维中列为二良将之一,具悍利之性,有推陈致新之能,速战速决之功,虽属苦寒之性,却无阴凝之弊。且根据证情,通过适当配伍后,则大黄的运用,可清可温,可消可补,可并可降。
在实际运用时,还应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久泻虽有积滞,但毕竟是虚实夹杂的病机,因而大黄辄用小量,我们常用量在3~6 g/日之间。
其二,用大黄奏效后,并不立即停服,而采用通涩并施的方法,以大黄配罂粟壳为对药,用等量,临床验证,两者合用,有下不伤正,敛不留邪,互制互济,相反相成之功。
例1
患者,男,44岁。1988年3月11日初诊。
大便泄泻,夹有白色冻腻,5~6行/日,历四载而不减。腹部冷痛,喜温恶清,拒按;其痛也,起于临圊之前而止于如厕之后。脉象沉细有力,舌淡,紫气隐隐,边有齿痕,苔白。寒伏阳明,积停曲肠也。幸胃纳一若平时,食后亦少胀意,中气未馁。治宜温里散寒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04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