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12期
编号:12074821
我国心脏性猝死的防治前景
http://www.100md.com 2011年3月2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12期
     临床中,SCD自行转复非常少见,若能及时救治,部分患者可成功复苏,简单而有效的救治方法是心肺复苏,即心脏挤压和人工呼吸。尽管如此,医院外死亡率仍高达85%,原因是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除颤治疗,即用直流电击颤动的心脏使其转复为正常心律。那么,如何进一步提高救治成功率? 从心脏骤停发生到除颤的时间与存活率呈负相关,3分钟内得到除颤,有74%的患者可以存活,3分钟后存活率下降至49%。而目前在大多数国家,从目击者发现病人发生心脏骤停到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患者除颤的时间平均为9分钟。为了争分夺秒挽救生命,国外开展了公众应用除颤(PAD)计划,即在公共场所,如火车站、社区、飞机场、甚至飞机上等处放置非常便于使用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如同灭火器一样,当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在场同事或朋友会立即使用这种自动体外除颤器使心脏骤停患者能最快得到除颤。为了更加规范心肺复苏过程的操作,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世界上曾多次举行心肺复苏会议。

    埋藏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预防心脏性猝死的作用

    ICD的意义 SCD的主要原因多数是由心室颤动引起的,大部分患者先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持续恶化发展为室颤。ICD的发展已经对SCD的治疗产生了深远影响,越来越多的患者得到了ICD治疗。心脏性猝死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临床试验的结果已充分证明,ICD能有效降低SCD高危患者的病死率。随后完成的Companion试验和SCD-HeFT试验同样说明ICD有预防心衰患者猝死的作用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5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