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季儒风温治验(二)
无名高热无名高热,凡用各种抗生素不能退热,而又查不出任何原因,无以名之,故名无名高热。无名高热,为临床常见病,常有高热数月不退者,按其症状,当属风温范畴。但其证不一,治疗各异,仅就个人所见者,有的属于阳明经证,有的属于少阳经证,有的属于少阳阳明并病,有的属于阴虚血热。兹分述如下。
阳明经证高热不恶寒,或头痛、咳嗽,或周身无力,脉数大。宜白虎、桑菊合剂。处方:生石膏30g,鲜芦根30g,桑叶10g,菊花10g,薄荷5g,僵蚕10g,蝉蜕5g,忍冬藤30g,连翘15g,滑石15g,栀子10g,知母10g,羚羊角粉0.6g。
此型在卫气营血辨证中属于热入气分,故以白虎汤大清气分之热,桑叶、菊花、薄荷、芦根辛凉解表,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僵蚕、蝉蜕清化透邪,滑石、栀子引热下行,羚羊角粉清热透表。总之,此方为清热透邪之剂,使热邪从表里双解。此型临床最为常见,各种抗生素都已用尽而不见效,往往一药而愈。偶有不效者,其热必昼甚于夜,重在肺经气分,加黄芩30g,其热必退。
少阳经证寒热往来,形同疟疾,经久不愈。其规律为先恶寒,继而高热,然后出汗热退,每日如此。常用药为柴胡桂枝汤。药物组成:柴胡5~6g,黄芩10g,甘草3g,清半夏9g,生姜3片,大枣3枚,党参9g,桂枝1g,杭芍9g。
少阳经证,为邪在半表半里,外与阳争则恶寒,内与阴争则发热。柴胡、桂枝可以透邪外出,但须借助人参、甘草之补中,扶正以祛邪;半夏、生姜辛开腠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77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