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1年第35期
编号:12142261
抗炎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
http://www.100md.com 2011年9月3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1年第35期
     肝脏炎症坏死及其所致的肝纤维化是疾病进展的主要病毒学基础。因此,如能找出病因,在对病因治疗的基础上有效控制肝组织炎症,有可能减少肝细胞破坏和延缓肝纤维化的发展。如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免疫清除期,应用干扰素α(IFNα)及核苷类似物就能有效抑制病毒,从病原学控制的角度阻止病毒性肝炎炎症的发生。而抗炎保肝治疗只是其综合治疗的一部分,需在病原学或特异性治疗的基础上适当选用抗炎保肝药物。

    在肝炎重症化过程中关于保肝抗炎治疗本来并无争议。然而,近年来在重视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对其意义有所折扣。在CHB抗病毒治疗的同时,保肝抗炎的重要性如下:①病毒只是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启动因子,炎症已经长期和反复启动后,形成了后续效应(瀑布效应);②核苷类抗病毒治疗主要控制病毒复制,而IFN类主要通过免疫调节抗病毒,故仍需抗炎保肝;③抗病毒之所以需长期进行,是因为缺乏宿主的强有力免疫应答(缺乏后劲);④肝纤维化扫描在炎症时明显增高,且常持续一定时间;⑤HBV被抑制后仍常见丙氨酸转氨酶(ALT)增高;⑥存在其他肝病相关问题(脂肪肝、肝纤维化等)。

    上述结果充分证明,病因治疗并不能代替对症支持和辅助疗法。对于肝炎重症化,更为突出的表现是:①一旦因病毒所诱导的过强免疫反应已经激发,抗病毒治疗已不能阻止重症化进程;②同理,此时糖皮质激素也难以改善病情和预后,且易引起不良反应;③因大多数患者的重症化常发生于原有慢性肝病基础上,包括肝炎、脂肪肝、肝纤维化及肝硬化,故一旦发病,从肝脏到全身内环境均发生很大变化,故保肝抗炎治疗显得更为重要。

    常用抗炎保肝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肝细胞损害药物,用药目的在于保护肝细胞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3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