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一旦被确诊患有骨质疏松症或有骨量减少的情况,就应及时选择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防治应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综合措施,根据病因和病情轻重,遵医嘱合理治疗。其防治目的是调节骨代谢,即抑制骨吸收,促进骨形成,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钙剂
钙剂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基本药物之一。肠道功能正常时,可每日补充元素钙800~1 200 mg。药用钙剂有碳酸钙、氯化钙、柠檬酸钙、乳酸钙和葡萄糖酸钙等,其中钙元素含量分别为40%、27%、21%、13%、和9%。目前,常用的口服钙剂有碳酸钙和柠檬酸钙。
补钙仅能延缓但不能阻止绝经期后的骨量丢失,维生素D可以促进小肠钙的吸收,促进骨矿化和作用于成骨细胞骨钙素增高。
维生素D
维生素D通过促进肠道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抑制甲状旁腺功能,减少骨溶解。维生素D还可以促进肠道对磷的吸收。人一旦缺乏维生素D,其所摄入食物中的钙就不能被有效地吸收,即使补钙也很难取得疗效。临床上常用的是活性维生素D,如1α-羟基维生素D3、骨化三醇等。
活性维生素D有2种:①骨化三醇: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能促进肠道钙的吸收,提高血钙浓度,使钙在骨中沉积,为骨矿化提供原料,进一步促进骨形成。剂量0.25~0.5 μg/日,通常采用剂量为0.25 μg/日。②1α-羟基维生素D3:需经过肝脏再羟化为骨化三醇后才能发挥作用。剂量0.5~1 μg/日,分次口服,通常采用0.25 μg,2次/日。
服用上述药物时,均应定期检测血钙,防止发生高血钙症,并应根据血钙水平,调整活性维生素D3剂量。
雌激素
该类药物多用于治疗绝经后妇女的骨质疏松症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48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