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314
编号:13733478
全科医生规范化培养传染科培养要求(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9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14
     掌握: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转诊注意事项。

    熟悉: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鉴别诊断、治疗原则、预防措施、报告及转诊程序。

    了解:其他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病因、流行病学特征和发病机制。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病因

    脑膜炎奈瑟菌(又称脑膜炎球菌)是病原体,革兰染色阴性,菌体呈肾形或豆形。

    流行病学特点带菌者和患者是本病的传染源。经呼吸道传播,人群普遍易感。以<5岁儿童尤其是0.5~2岁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临床表现潜伏期一般2—3天(1—10天)。

    普通型最常见,占全部病例的90%以上。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期)患者主要表现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如低热、咽痛、咳嗽、鼻塞等。持续1—2天。败血症期可高热、寒战,体温迅速达40℃左右,伴明显毒血症症状。多数患者可有皮肤、眼结膜或软颚黏膜的瘀点、瘀斑,病情严重者瘀斑迅速扩大,中央可呈紫黑色坏死或大疱。持续1—2天后进入脑膜炎期。此期除高热及毒血症症状外,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呈喷射状,颈项强直、克氏征及布氏征阳性等脑膜刺激征,重者有神志障碍及抽搐。患者通常在2—5天内进入恢复期 ......
1 2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5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