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316
编号:13733348
理清肝功能损害诊断思路,避免认识误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23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16
     临床上常常会发现肝功能受损的患者,对于这些患者,如果没有细致的分析损害程度、损害原因,就盲目进行保肝等治疗是不明智的。然而,肝功能受损的诊断并非简单的过程,有必要理清诊断思路:判断是否为肝功能损害一了解肝功能损害的程度一明确肝功能损害的原因,思路看似清晰、简单,但目前对于肝损害的认知尚存在部分误区,可谓“诊断三步走,步步都惊心”。

    第一步:判断是否为肝功能损害

    常见误区肝脏受到损害必然会导致肝功能异常,但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现有的肝功能试验,包括酶学和其他生化检查,并非都能够准确反映肝脏功能,有些试验的特异性也不强。有研究发现,健康体检者中约1/3出现“肝功能异常”,而实际上此类人群不一定有肝损害。因此,见到部分检查结果即下结论是不可取的。

    基层医生大都很熟悉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并不是肝脏组织内完全独特的酶,其还存在于心肌、骨骼肌等组织器官中,这些组织的损害同样可以出现转氨酶升高;碱性磷酸酶(AKP)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是反映胆管上皮细胞增生或胆道阻塞、炎症很有价值的指标。然而成骨细胞、成纤维细胞也可以分泌AKP,最近笔者连续接诊2例AKP增高原因不明的儿童病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64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