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
编号:13730217
以晕厥为主诉诊断为体位性低血压的病例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2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321
     病历摘要

    患者,男,71岁,主诉“一过性意识丧失3分钟”。下午乘地铁到站站起后感头晕,下车时眼前发黑,随即意识丧失,并摔伤头部,约3分钟后自行恢复意识。无头痛、抽搐、视物旋转、恶心、呕吐、二便失禁及肢体感觉运动异常,无胸闷、胸痛,无咳嗽、咯血、呼吸困难,无心悸、大汗及饥饿感。近日无腹泻,进食、二便正常。

    既往史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16年,近3年坚持服替米沙坦40mg/日,苯磺酸氨氯地平5mg/日,血压控制在120~130/70~80mmHg,1周来自测血压150/80mmHg,2天前将替米沙坦加至80mg/日。平时偶有坐位或卧位站起较快时轻度头晕,多为晨起或餐后发作,持续数秒自行缓解。2型糖尿病8年,坚持口服二甲双胍1000mg/日,近半年HbA1c在6.5%~7.2%。前列腺增生5年,近1年服用非那雄胺、特拉唑嗪2mg/晚治疗。日常活动耐量正常。否认冠心病、脑卒中、帕金森病史、下肢静脉曲张、近期长时间飞行、卧床、手术、外伤史。否认烟酒嗜好。

    体格检查血压。130/80mmHg(平卧位10分钟后),125/75mmHg(坐位),105/60mmHg(立位2分钟,感轻度头晕)。神清,精神可,构音清晰,定向力正常,对答切题。左额部直径2 cm的血肿,眼震(一),唇甲无紫绀,颈静脉无怒张,颈部未闻及血管杂音,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哆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6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腹部未闻及血管杂音。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辅助检查即刻血糖:7.8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大致正常心电图。

    初步诊断晕厥原因待查:体位性低血压可能性大。

    病例分析

    搜索晕厥的原因,重点锁定体位性低血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一过性意识丧失即晕厥在老年人中的年发生率为6%,常见原因有:①体位性低血压;②神经介导性晕厥,包括血管迷走性晕厥、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性晕厥、情景相关性晕厥、疼痛性晕厥;③脑血管性晕厥,常见于椎基底动脉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④心律失常;⑤器质性心脏病,包括主动脉瓣狭窄、急性心肌梗死、肥厚梗阻性心肌病、主动脉夹层、心包填塞、肺栓塞等疾病。

    该患者此次晕厥摔伤,此前有体位改变时发作头晕,查体发现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舒张压下降>10mmHg,伴有低灌注症状,依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诊断标准,该患者存在体位性低血压。体位性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由于突然站立时血压下降,脑血流减少所致,如头晕、眩晕、乏力、恶心、视物模糊、言语不清、平衡失调、心绞痛等,如果平均动脉压下降到脑血流自我调节的限度以下,则出现晕厥或全身癫痫样发作。体位性低血压在老年人晕厥的原因中占6%~30%。

    通过进一步检查。依据动态血压分析,证实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TnT<0.05ng/ml,D-Dimer 0.5ng/ml FEU;SpO2100%。均正常。

    Holter:窦律,平均心率66次/分(44~123次/分1,未见>2.0秒的长间歇,室早2个,房早51个,ST段总计下移1分钟,最大幅度-0.13mV(走路中,无不适1。

    超声心动图:室间隔增厚,左室射血分数64%。

    颈动脉B超: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伴斑块,未见狭窄、血流异常。

    经颅多普勒超声:基底一双椎动脉血流速度轻度减低,脑动脉硬化?

    24小时动态血压:所测血压基本波动于收缩压94~146mmHg,舒张压51~73mmHg。收缩压最高159mmHg(舒张压107mmHg,HR 69次/分),最低80mmHg(舒张压42mmHg,HR96次/分),平均120mmHg(昼124mmHg,夜116mmHg)。舒张压最高107mmHg(收缩压159mmHg,HR 69次,分),最低41mmHg(收缩压92mmHg,HR 50次/分),平均71mmHg(昼74mmHg,夜68mmHg。昼夜节律呈非杓型。分析各时间段的血压及作息记录表,发现患者日间活动或夜间起夜时,尤其是体位由卧位或坐位改变为立位后血压下降明显,收缩压最大降幅为40mmHg,舒张压最大降幅为25mmHg。

    结合病史、查体及相关检查,该患者无神经介导性晕厥相关诱因及先兆症状;ECG、Holter、UCG无引发晕厥的心律失常及器质性心脏病证据;无肺栓塞提示;无神经系统定位体征,颈动脉B超及TCD未提示明显狭窄、血流异常,脑血管性晕厥可能性小。根据动态血压的相关分析,进一步证实体位性低血压的诊断。

    确定诊断:体位性低血压,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脑动脉硬化,前列腺增生。

    了解患者发生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 确定体位性低血压诊断后,还需进一步了解体位性低血压的病因。

    该患者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颈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心脏快速泵血以补偿血压下降的功能也逐渐减弱;因糖尿病易合并自主神经病变,干扰站立后交感神经反射弧,影响正常肾上腺素能反应;在高血压病、前列腺增生等联合应用ARB、CCB、α受体阻滞剂药物治疗影响下,导致体内的血压调节机制障碍,不足以使降低的血压恢复正常,最终出现器官的低灌注状态。

    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有症状的体位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应当治疗,目的是预防复发和相关的伤害。

    多数患者采用日常生活保健措施等非药物疗法可缓解,少数体位性低血压持续存在症状的,可考虑药物治疗,主要有氟氢可的松(合成盐皮质激素)和米多君(交感神经血管收缩药物),但应慎重考虑加重卧位血压的药物不良反应。避免睡前4小时内使用或长期使用。

    该患者动态血压监测示平均血压120/71mmHg,但为避免体位性低血压,基础血压控制目标应适度提高。将替米沙坦减至40mg/日;特拉唑嗪改为高选择性α受体阻滞剂盐酸坦索罗辛,0.2mg/晚睡前服。

    指导患者避免迅速站立,餐后不立即活动,少量多餐,合理饮食,增加饮水,适度运动,应用弹力袜等。

    随访半年未再出现头晕、晕厥。偶测血压135/80mmHg(坐位),125/70mmHg(立位)。体位性低血压目前控制,可不予药物治疗。, 百拇医药(周健 秦明照 梁颖慧)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植物神经系统疾病 > 直立性低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