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415
编号:13688700
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的疗效观察分析(2)
http://www.100md.com 2014年4月16日 覃崇宁
第1页

    参见附件。

     疗效判定标准:①治愈:患者症状消失,在出院2个月间没有复发;②有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或缓解;③无效:患者症状无变化,有加重趋势。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用SPSS 18.0软件进行分析,非正态分布数据检验使用χ2,正态分布数据资料检验使用t,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 论

    脾肠病症属于消化系统疾病中多发病症的一种,极容易复发,且病因较为复杂。脾肠病症患者常表现出胃痞隐痛、嗳气不爽以及厌食呕吐等[5]胃部病症,而胃部疾病又与外邪入侵、悲喜多情、饮食不调等有关,造成患者积气瘀滞,延伸出各种病症。患者的胃部长期受到损伤,就会逐渐变虚,出现气虚胃弱、气息不调和的现象,从而出现胃胀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西药在脾肠病症中的治疗效果极为有限。而中医则根据不同患者进行辨证论治,从整体上进行调理。除了服用中药外,还需要进行针灸辅助治疗,并进行推拿按摩,再辅以药膏外敷,做到内外调理,大大提高了脾肠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与分析显示,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对照组83.3%,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内科脾肠病症不仅大大提高了脾肠病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激发脾肠病症患者配合治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而且与生物医学相结合,使患者的生存质量有了极大的改善,做到标本兼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莫云芳.分析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效果[J].中医临床研究,2013,5(9):92-93.

    2 曾丽娟,张华,彭洪云,等.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肛肠病症识别算法研究[J].计算机仿真,2013,6(11):343-346.

    3 史仁杰.对中医古籍中若干肛肠病症之认识[J].江苏中医药,2009,2(3):61-62.

    4 金中义.景岳全书治疗内科杂病补益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3.

    5 李园白.中医医案文献特殊性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