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1)
摘要 目的:研究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行传统小梁切除术,B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常规观察最佳矫正视力、眼压、前房形成、滤过泡及并发症。结果:A组和B组的术后视力恢复、眼压控制率、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泡形成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手术效果优于A组。结论:采用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好,前房稳定,滤过泡形态功能好,并发症少,是优于传统小梁切除术的手术方式。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占50%左右,在东亚裔人群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及非洲裔人群。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0.52%,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2.07%,青光眼的致盲率9.04%~10%。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抗青光眼手术,但是,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容易出现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后期由于巩膜纤维组织增生,滤过泡下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为了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收治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男31例(32眼),女37例(40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共31眼,平均年龄(53.4±6.8)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5,术前全身及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37.4±8.0)mmHg。B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共41眼,平均年龄(54.3±7.6)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5,术前全身及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37.1±8.0)mmHg。两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
手术方法:A组传统小梁切除术:沿角膜缘剪开上方球结膜,做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用尖刀片于上方制作3mm×4 mm大小,约1/2巩膜厚度的梯形巩膜瓣,前端至透明角膜l mm,在角膜缘后界前用小梁咬切器切除1mm×1.5mm的角巩膜缘组织,做虹膜周边切除,用10-0尼龙线于巩膜瓣的顶端及两腰各缝合1针,共4针。B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制作完成后,用15。刀从9点钟处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将浸过0.04%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入巩膜瓣下5 min,用100 mL以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巩膜瓣。在角膜缘后界前用小梁咬切器切除1 mm×1.5mm的角巩膜缘组织,做虹膜周边切除,用10-0尼龙线于巩膜瓣的顶端各缝合1针,两腰各做一可调整缝线,活结长线端从结膜下穿出。两种手术方式均予球结膜间断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针5 mg,术眼包扎。所有患者手术均由本文作者在同一显微镜下完成。
术后处理:术后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8次/d)、地塞米松滴眼液(6次/d),持续1周,第2周开始减半,维持2周停药。复方托吡卡胺眼水(3次/d),持续2周。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药物。
术后观察:术后1周内1次,d,第2周起每周1次,1个月后每个月1次,检查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角膜水肿和瞳孔渗出等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
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术后3 d,若连续2 d眼压>14.0 mmHg,拆除1根缝线,若再连续2 d眼压>14.0 mmHg,拆除第2根缝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4 d内拆除可调整缝线。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术前、术后的眼压采用t检验,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视力:术后1周,视力不变与提高A组16只眼(51.6%),B组28只眼(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9,P>0.05)。术后3个月,视力不变与提高对照组20只眼(64.5%),改良组34只眼(80.5%),术后3个月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P<0.05)。
眼压:出院时A组和B组的眼压均控制在<21.0 mmHg。术后3个月,A组眼压<21.0 mmHg 27只眼(87.1%),平均(16.7±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0,P<0.01)。B组眼压<21.0 mmHg39只眼(95.7%),平均(14.2±3.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1)。A组和B组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5)。说明B组远期降眼压效果优于A组。
前房:根据Spaeth浅前房分级法:Ⅰ度: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Ⅱ度:除瞳孔区晶状体与角膜内皮之间存在裂隙样前房外,其他区域的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Ⅲ度:虹膜、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前房形成,可调整缝线拆除。2周后对照组有5只眼出现浅前房(3例浅Ⅰ度,3例浅Ⅱ度,2例浅Ⅲ度),浅前房发生率16.1%;改良组有2只眼发生浅前房(2例浅Ⅰ度,1例浅Ⅱ度),发生率4.9%。经扩瞳、加压包扎及甘露醇治疗后眼压、前房都恢复至正常。经分析两组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P<0.05)。
滤过泡:术后滤过泡的形态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为小囊泡型,Ⅱ型为弥散扁平型,Ⅲ型为包裹型,Ⅳ型为缺如型。其中Ⅰ型和Ⅱ型为功能型,Ⅲ型和Ⅳ型为非功能型。出院时对照组和改良组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后3个月复诊时,对照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2只眼(71.0%),改良组37只眼(90.2%)。经统计分析术后3个月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P<0.01)。 (陈炜)
关键词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青光眼是全球第二大致盲性眼病,其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占50%左右,在东亚裔人群中,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欧洲及非洲裔人群。我国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率0.52%,5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达2.07%,青光眼的致盲率9.04%~10%。该术式已广泛应用于抗青光眼手术,但是,传统小梁切除术术后早期容易出现浅前房、低眼压等并发症,后期由于巩膜纤维组织增生,滤过泡下瘢痕形成而导致手术失败。为了提高小梁切除术的成功率,收治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实施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小梁切除术+前房穿刺+丝裂霉素C+巩膜瓣可调整缝线),近期及远期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8年3月-2013年2月收治急性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68例(72眼),男31例(32眼),女37例(40眼)。随机分成A、B两组,A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共31眼,平均年龄(53.4±6.8)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5,术前全身及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37.4±8.0)mmHg。B组38例,男18例,女20例,共41眼,平均年龄(54.3±7.6)岁。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光感-0.5,术前全身及局部使用抗青光眼药物后眼压(37.1±8.0)mmHg。两组术前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
手术方法:A组传统小梁切除术:沿角膜缘剪开上方球结膜,做以穹隆为基底的结膜瓣。用尖刀片于上方制作3mm×4 mm大小,约1/2巩膜厚度的梯形巩膜瓣,前端至透明角膜l mm,在角膜缘后界前用小梁咬切器切除1mm×1.5mm的角巩膜缘组织,做虹膜周边切除,用10-0尼龙线于巩膜瓣的顶端及两腰各缝合1针,共4针。B组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巩膜瓣制作完成后,用15。刀从9点钟处前房穿刺,缓慢放出房水,将浸过0.04%丝裂霉素C的棉片置入巩膜瓣下5 min,用100 mL以上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巩膜瓣。在角膜缘后界前用小梁咬切器切除1 mm×1.5mm的角巩膜缘组织,做虹膜周边切除,用10-0尼龙线于巩膜瓣的顶端各缝合1针,两腰各做一可调整缝线,活结长线端从结膜下穿出。两种手术方式均予球结膜间断缝合,术毕结膜下注射地塞米松针5 mg,术眼包扎。所有患者手术均由本文作者在同一显微镜下完成。
术后处理:术后局部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8次/d)、地塞米松滴眼液(6次/d),持续1周,第2周开始减半,维持2周停药。复方托吡卡胺眼水(3次/d),持续2周。必要时全身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药物。
术后观察:术后1周内1次,d,第2周起每周1次,1个月后每个月1次,检查患者术后视力、眼压、前房深度、滤过泡、角膜水肿和瞳孔渗出等情况。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6个月。
可调节缝线的拆除:术后3 d,若连续2 d眼压>14.0 mmHg,拆除1根缝线,若再连续2 d眼压>14.0 mmHg,拆除第2根缝线。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4 d内拆除可调整缝线。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术前、术后的眼压采用t检验,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浅前房发生率、功能性滤过泡形成情况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视力:术后1周,视力不变与提高A组16只眼(51.6%),B组28只眼(68.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59,P>0.05)。术后3个月,视力不变与提高对照组20只眼(64.5%),改良组34只眼(80.5%),术后3个月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P<0.05)。
眼压:出院时A组和B组的眼压均控制在<21.0 mmHg。术后3个月,A组眼压<21.0 mmHg 27只眼(87.1%),平均(16.7±4.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90,P<0.01)。B组眼压<21.0 mmHg39只眼(95.7%),平均(14.2±3.9)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85,P<0.01)。A组和B组术后眼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4,P<0.05)。说明B组远期降眼压效果优于A组。
前房:根据Spaeth浅前房分级法:Ⅰ度:周边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或中央部前房比术前浅1/2;Ⅱ度:除瞳孔区晶状体与角膜内皮之间存在裂隙样前房外,其他区域的虹膜与角膜内皮接触;Ⅲ度:虹膜、晶状体与角膜内皮完全接触,前房消失。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均前房形成,可调整缝线拆除。2周后对照组有5只眼出现浅前房(3例浅Ⅰ度,3例浅Ⅱ度,2例浅Ⅲ度),浅前房发生率16.1%;改良组有2只眼发生浅前房(2例浅Ⅰ度,1例浅Ⅱ度),发生率4.9%。经扩瞳、加压包扎及甘露醇治疗后眼压、前房都恢复至正常。经分析两组浅前房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6,P<0.05)。
滤过泡:术后滤过泡的形态按照Kronfeld分型:Ⅰ型为小囊泡型,Ⅱ型为弥散扁平型,Ⅲ型为包裹型,Ⅳ型为缺如型。其中Ⅰ型和Ⅱ型为功能型,Ⅲ型和Ⅳ型为非功能型。出院时对照组和改良组均形成功能性滤过泡。术后3个月复诊时,对照组形成功能性滤过泡22只眼(71.0%),改良组37只眼(90.2%)。经统计分析术后3个月两组功能性滤过泡形成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P<0.01)。 (陈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