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面动静脉吻合模型建立及意义(1)
摘要 目的:探索建立稳定、可行的兔面动静脉吻合模型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手术方式及血管供体选择的意义。方法:将32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A组)和吻合组(B组),各16例。A组给予假手术操作,B组行自体面动静脉吻合。结果:B组动物术后1个月突眼或球结膜水肿发生率高于对照组A(P关键词 缺血性脑血管病;面动静脉吻合;兔
缺血性脑血管病是一种高患病率、高死亡率和高致残率的疾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1]。颅内一外动脉搭桥术是通过手术的方法建立血管侧枝循环,改善脑供血,防止脑梗死。尽量选用较大的动脉作为供血及受血血管,首先必須评估移植血管状态及匹配性,如颞浅动脉口径至少1mm,桡动脉至少2.4mm,大隐静脉近端口径至少3 mm。尽管目前尚无人工血管应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中的报道,但是有学者提出,随着生物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人工血管可能成为血管选择之一。本研究拟利用人为制造兔面动静脉瘘,增粗自身面动脉,评估相应血管情况及动物生存状态,以期探索一种新型搭桥血管供体,为临床研究及应用奠定基础。
资料与方法
动物及分组:新西兰兔(由遵义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32只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29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