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8年第12期
编号:13311283
针灸合“颈痛止晕方”治疗颈性眩晕62例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2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针灸合“颈痛止晕方”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收治122例颈性眩晕患者。治疗组62例,采用针灸、内服中药“颈痛止晕方”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盐酸倍他司汀、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结果:经过3个疗程治疗,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西医诊断标准[1]:依据全国第2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1992年)制定的关于颈性眩晕诊断标准。①颈性眩晕发作期,颈部转动后头晕目眩,反复发作;②伴有头痛、恶心、出汗等交感神经激惹征;③颈椎X线显示椎体失稳或滑脱、颈椎生理曲度改变、钩锥小关节紊乱、颈椎骨质增生、椎间孑L及间隙狭窄等;④旋颈试验结果呈阳性;⑤颅TCD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增快或减慢,提示椎基底动脉狭窄、痉挛或供血不足;⑥排除眼源性、耳源性眩晕等症。

    中医证型:依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颈椎病的中医证候分类”对颈性眩晕进行分型。①风寒痹阻型:以头晕目眩症状为主,偶发视物模糊、疲劳等,颈枕、颈项部有疼痛感,得温后疼痛缓解,遇寒时疼痛加剧,活动受限,颈部僵硬,后颈部有压痛或可触及条絮状物。脉弦紧,舌苔白腻或薄白。治疗组以此为主证23例。②气滞血瘀型:以眩晕为主要症状,颈部有烧灼、针刺样疼痛,偶发视物模糊或疲劳,痛处固定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8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