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综合治疗
摘要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收治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7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8例。单一组给予药物治疗,综合组给予综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单一组治疗总有效率7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康复,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综合治疗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又称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多发性和常见性[1]。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是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释放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共同参与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的一种鼻腔黏膜变应性疾病,临床上针对上述症状和特点的治疗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2]。变应性鼻炎患者会出现鼻中隔偏离中线部位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臨床症状。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病情反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3]。因此,采用包括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4]。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8例。单一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0.42±5.42)岁;病程9个月~22.5年,平均(10.4±4.8)年。综合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8~ 62岁,平均(30.74±5.78)岁;病程9.5个月~23.0年,平均(11.6±5.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单一组给予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喷/次,2次/d,2~3周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的患者则给予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治疗,10mg/次,1次/d。综合组给予药物治疗以及鼻中隔矫正术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同单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将盐酸肾上腺素4 mg与1%盐酸丁卡囚40mL充分混合并浸湿棉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随后按照1:1000比例用盐酸肾上腺素与2%利多卡囚进行浸润麻醉,并做一“L”型切口,分离鼻中隔左侧黏膜直到鼻底、鼻顶,随后切开距离切口位置2mm的软骨,并钝性分离黏膜骨膜下的鼻中隔右侧黏膜,与左侧相同,使用回旋刀将中隔软骨修整后,咬除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畸形骨质,凿除鼻底部分腭骨鼻嵴,充分止血后仔细冲洗中隔术腔,修整后确保鼻中隔黏膜位于中间位置,缝合中隔切口。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单一组和综合组的治疗效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O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综合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35例);单一组显效15例,有效率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 (28例)。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7,P=0.033<0.05).
讨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受变应原的影响,其免疫机制受到炎性刺激,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率达lO%~40%[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停药后病情会出现反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旧。近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不仅能够切断患者鼻腔副交感神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兴奋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鼻黏膜敏感度,极大程度减少了患者打喷嚏的次数[7]。除此之外,手术治疗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切断患者神经反射通路,降低副交感神经活性,能有效缓解黏膜血管的肿胀程度和扩张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鼻腔腺体的分泌量,有效减轻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临床症状[8]。
本研究发现,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矫正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破坏了患者鼻腔内侧壁的神经内支,降低敏感程度,进而改善鼻炎症状。
总而言之,综合治疗不仅能够促进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病情康复,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更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熊剑丁.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4):702-703.
[2]夏震,储俊才.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48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80-81.
[3]王鑫,WANCXin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06-107.
[4]胡喜,梁小军.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1999.
[5]张啸.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64-1865
[6]朱世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217-218.
[7]时纳.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初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43(23):80-81.
[8]杜志刚.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1:101-102, 百拇医药(安理)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鼻中隔偏曲;综合治疗
变应性鼻炎是临床上较常见的耳鼻咽喉科疾病,又称过敏性鼻炎,具有一定的多发性和常见性[1]。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机制较复杂,主要是由于特应性个体接触过敏原后释放出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活性细胞因子,共同参与鼻黏膜慢性炎性反应的一种鼻腔黏膜变应性疾病,临床上针对上述症状和特点的治疗方法也具有多样化的发展趋势[2]。变应性鼻炎患者会出现鼻中隔偏离中线部位突起,引发鼻腔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的臨床症状。临床上通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够获得一定的治疗效果,但停药后病情反复,不利于患者预后、恢复[3]。因此,采用包括药物联合手术治疗的综合治疗能够获得更理想的治疗效果[4]。
资料与方法
2016年7月-2017年8月收治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综合组和单一组,每组38例。单一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18~60岁,平均(30.42±5.42)岁;病程9个月~22.5年,平均(10.4±4.8)年。综合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18~ 62岁,平均(30.74±5.78)岁;病程9.5个月~23.0年,平均(11.6±5.7)年。两组性别、年龄、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单一组给予药物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2喷/次,2次/d,2~3周为1个疗程。病情严重的患者则给予选择性组胺H1受体拮抗剂西替利嗪治疗,10mg/次,1次/d。综合组给予药物治疗以及鼻中隔矫正术等综合治疗,药物治疗同单一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鼻中隔矫正术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常规消毒后,将盐酸肾上腺素4 mg与1%盐酸丁卡囚40mL充分混合并浸湿棉片,在鼻内镜下行鼻腔黏膜表面麻醉,随后按照1:1000比例用盐酸肾上腺素与2%利多卡囚进行浸润麻醉,并做一“L”型切口,分离鼻中隔左侧黏膜直到鼻底、鼻顶,随后切开距离切口位置2mm的软骨,并钝性分离黏膜骨膜下的鼻中隔右侧黏膜,与左侧相同,使用回旋刀将中隔软骨修整后,咬除筛骨垂直板及犁骨畸形骨质,凿除鼻底部分腭骨鼻嵴,充分止血后仔细冲洗中隔术腔,修整后确保鼻中隔黏膜位于中间位置,缝合中隔切口。
临床观察指标:对比单一组和综合组的治疗效果。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1.O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和整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综合组显效20例,有效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1%(35例);单一组显效15例,有效率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3.68% (28例)。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7,P=0.033<0.05).
讨论
变应性鼻炎患者受变应原的影响,其免疫机制受到炎性刺激,临床研究认为,该类疾病的发生率达lO%~40%[5]。目前,临床上常采用药物治疗,虽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但停药后病情会出现反复,不利于患者的预后康复旧。近年来,伴随医学研究的逐渐深入,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手术治疗不仅能够切断患者鼻腔副交感神经,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兴奋调节功能,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患者的鼻黏膜敏感度,极大程度减少了患者打喷嚏的次数[7]。除此之外,手术治疗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还能够切断患者神经反射通路,降低副交感神经活性,能有效缓解黏膜血管的肿胀程度和扩张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鼻腔腺体的分泌量,有效减轻流鼻涕以及鼻塞等临床症状[8]。
本研究发现,综合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显著高于单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中隔矫正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破坏了患者鼻腔内侧壁的神经内支,降低敏感程度,进而改善鼻炎症状。
总而言之,综合治疗不仅能够促进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病情康复,还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更利于患者预后。
参考文献
[1]熊剑丁.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和布地奈德鼻喷剂联合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5,36(4):702-703.
[2]夏震,储俊才.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48例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33):80-81.
[3]王鑫,WANCXin手术治疗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9):106-107.
[4]胡喜,梁小军.鼻内镜手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患者的临床疗效[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11):1999.
[5]张啸.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手术治疗、药物治疗的疗效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0):1864-1865
[6]朱世明.鼻中隔偏曲矫正术治疗变应性鼻炎合并鼻中隔偏曲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7,24(2):217-218.
[7]时纳.鼻中隔偏曲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初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43(23):80-81.
[8]杜志刚.观察合并鼻中隔偏曲变应性鼻炎患者手术治疗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201:101-102, 百拇医药(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