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效果。方法:收治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0例,按照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应用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能够加快愈合,减少复发。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效果
以往临床一般通过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虽然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不过术后复发率较高,有关研究显示其复发率50%[1]。因此,临床一直在不断探寻新的手术方法,当前临床针对翼状胬肉的治疗逐渐开始应用角膜缘干细胞,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同时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明显降低[2]。本研究具体分析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0.28±5.36)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平均距离(3.62±0.98)mm。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0.59±5.14)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平均距离(3.20±0.87)mm。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前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持续滴眼2~3 d,每天保持滴眼5次,两组患者的手术都由相同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借助显微镜完成。对照组给予常规翼状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治疗,采用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实施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利用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首先从翼状胬肉颈部和角膜缘平行的位置将表层球结膜剪开,对结膜、结膜下增生肥厚的结膜组织以及筋膜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一直分离到半月皱襞位置。接着在胬肉头部前0.5 mm位置进行剖切,从角膜面完整剖开胬肉头部一直到角膜缘,然后将胬肉组织及其下方巩膜面进行钝性分離使其完全游离,最终经半月皱襞位置将分离后的全部胬肉组织剪除。彻底烧灼止血裸露的巩膜面,对结膜进行整理,在角膜缘外3 mm的浅层巩膜面间断缝合游离的结膜。观察组在将翼状胬肉切除后,在术眼颞上方对球结膜实施浸润麻醉,结合受区结膜缺损大小、缺损形状在不带筋膜的情况下进行结膜瓣切取,一直将其分离到角膜缘以内1 mm位置。借助网刀片顺着角膜缘进行弧线切开,保证深度至角膜浅基质层。在受区巩膜表面平铺好切取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保持上皮面朝上,植片角膜缘侧保证对位吻合受区角膜缘,先利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植片和上残端、下残端,接着对合自体残端结膜、植片结膜缘并进行间断缝合。不需要特殊处理取材区的筋膜层。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利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到术眼结膜囊中,术眼覆盖无菌纱布。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手术区洁净且光滑,角膜创面有上皮覆盖,结膜平整,无异常反应,无纤维组织增生,未出现新生血管;②失败:没有达到治愈标准。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复发标准:局部结膜出现持续性、严重充血,局部组织增厚,胬肉组织、带血管组织对角膜缘形成入侵,导致组织增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治疗效果及复发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上皮愈合时间采用(x±s)表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临床发现翼状胬肉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弹力纤维增生和胶原纤维增生[3],电镜下能够发现翼状胬肉存在程度不一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角膜缘干细胞受损破坏使局部抗原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导致局部变态反应出现。血管通透性提升后会导致白细胞浸润,对干细胞的分化调节、增殖均会形成阻碍,降低角膜缘屏障功能,导致角膜内新生血管和结膜组织,最终导致翼状胬肉形成[4]。受到手术创伤、炎性反应的影响,胬肉组织残留的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会有活化表现,加上细胞外基质蛋白出现沉积,所以会形成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因为术后不同因素导致血管生长因子释放,提升了胬肉的复发率。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经组织移植后除了能够使胬肉切除部位的角膜缘组织缺损得以恢复,并且能够使干细胞数量得到补充,移行及增生能够帮助和修复角膜上皮,帮助患者眼表的完整性得到恢复。同时能够避免新生血管、结膜上皮长人到角膜内,因此能够起到避免复发的效果,并且有助于角膜生理功能以及透明性的保持。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率、失败率分别为93.33%、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且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价值明显。另外,为了确保手术成功率,必须合理选择植片来源以及植片大小。大多数角膜缘干细胞供体会在颞上、下位置选择,移植片足够大才可以避免增生组织发生入侵。因此,建议在颞上方选择植片。研究也认为上、下两侧角膜缘干细胞分布比较多,而鼻、颞侧相对比较少。
综上所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白体角膜缘下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9):1843.
[2]崔冬梅.表麻下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10):1123-1126.
[3]闻兴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白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19-2521.
[4]桂平.丹参酮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14):1942-1944., http://www.100md.com(李玉勤)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复发性翼状胬肉;临床效果
以往临床一般通过单纯切除术治疗翼状胬肉,虽然短期效果比较明显,不过术后复发率较高,有关研究显示其复发率50%[1]。因此,临床一直在不断探寻新的手术方法,当前临床针对翼状胬肉的治疗逐渐开始应用角膜缘干细胞,数据显示患者术后复发率明显下降,同时手术相关并发症也明显降低[2]。本研究具体分析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3月-2016年9月收治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3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两组,每组15例。观察组男8例,女7例;平均年龄(50.28±5.36)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平均距离(3.62±0.98)mm。对照组男7例,女8例;平均年龄(50.59±5.14)岁;胬肉头部侵入角膜缘平均距离(3.20±0.87)mm。两组各项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两组患者手术前均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持续滴眼2~3 d,每天保持滴眼5次,两组患者的手术都由相同主刀医生完成,手术借助显微镜完成。对照组给予常规翼状胬肉切除巩膜暴露治疗,采用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实施球结膜下浸润麻醉,利用奥布卡因进行表面麻醉。首先从翼状胬肉颈部和角膜缘平行的位置将表层球结膜剪开,对结膜、结膜下增生肥厚的结膜组织以及筋膜组织进行钝性分离,一直分离到半月皱襞位置。接着在胬肉头部前0.5 mm位置进行剖切,从角膜面完整剖开胬肉头部一直到角膜缘,然后将胬肉组织及其下方巩膜面进行钝性分離使其完全游离,最终经半月皱襞位置将分离后的全部胬肉组织剪除。彻底烧灼止血裸露的巩膜面,对结膜进行整理,在角膜缘外3 mm的浅层巩膜面间断缝合游离的结膜。观察组在将翼状胬肉切除后,在术眼颞上方对球结膜实施浸润麻醉,结合受区结膜缺损大小、缺损形状在不带筋膜的情况下进行结膜瓣切取,一直将其分离到角膜缘以内1 mm位置。借助网刀片顺着角膜缘进行弧线切开,保证深度至角膜浅基质层。在受区巩膜表面平铺好切取的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保持上皮面朝上,植片角膜缘侧保证对位吻合受区角膜缘,先利用10-0尼龙线缝合固定植片和上残端、下残端,接着对合自体残端结膜、植片结膜缘并进行间断缝合。不需要特殊处理取材区的筋膜层。两组患者手术结束后均利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抹到术眼结膜囊中,术眼覆盖无菌纱布。
疗效评定标准:①治愈:手术区洁净且光滑,角膜创面有上皮覆盖,结膜平整,无异常反应,无纤维组织增生,未出现新生血管;②失败:没有达到治愈标准。比较两组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复发情况。复发标准:局部结膜出现持续性、严重充血,局部组织增厚,胬肉组织、带血管组织对角膜缘形成入侵,导致组织增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分析数据,治疗效果及复发率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上皮愈合时间采用(x±s)表不,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失败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临床发现翼状胬肉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弹力纤维增生和胶原纤维增生[3],电镜下能够发现翼状胬肉存在程度不一的炎性细胞浸润和血管增生,角膜缘干细胞受损破坏使局部抗原成分发生变化,因此导致局部变态反应出现。血管通透性提升后会导致白细胞浸润,对干细胞的分化调节、增殖均会形成阻碍,降低角膜缘屏障功能,导致角膜内新生血管和结膜组织,最终导致翼状胬肉形成[4]。受到手术创伤、炎性反应的影响,胬肉组织残留的血管组织、成纤维细胞会有活化表现,加上细胞外基质蛋白出现沉积,所以会形成纤维血管组织。同时因为术后不同因素导致血管生长因子释放,提升了胬肉的复发率。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经组织移植后除了能够使胬肉切除部位的角膜缘组织缺损得以恢复,并且能够使干细胞数量得到补充,移行及增生能够帮助和修复角膜上皮,帮助患者眼表的完整性得到恢复。同时能够避免新生血管、结膜上皮长人到角膜内,因此能够起到避免复发的效果,并且有助于角膜生理功能以及透明性的保持。
本研究结果发现,观察组治愈率、失败率分别为93.33%、6.67%,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3.33%,且观察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价值明显。另外,为了确保手术成功率,必须合理选择植片来源以及植片大小。大多数角膜缘干细胞供体会在颞上、下位置选择,移植片足够大才可以避免增生组织发生入侵。因此,建议在颞上方选择植片。研究也认为上、下两侧角膜缘干细胞分布比较多,而鼻、颞侧相对比较少。
综上所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手术中能够提升手术效果,加快患者术后角膜创面上皮愈合,减少术后复发,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白体角膜缘下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观察[J].吉林医学,2014,35(9):1843.
[2]崔冬梅.表麻下翼状胬肉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2015,33(10):1123-1126.
[3]闻兴慧.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白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7例[J].实用医学杂志,2016,32(15):2519-2521.
[4]桂平.丹参酮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观察[J].中国药房,2017,28(14):1942-1944., http://www.100md.com(李玉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