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按摩并中医穴位刺激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腹部按摩并中医穴位刺激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作用。方法:收治早产儿26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抚触,观察组在抚触基础上给予腹部按摩并穴位刺激,比较两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结果: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部按摩并穴位刺激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率。
关键词 按摩;早产儿;穴位刺激
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升,其中科学合理的喂养是关键。但是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的生存数量及生命质量。因此,本研究以祖国传统医学的腹部按摩并穴位刺激治疗早产儿,以期减少胃肠不耐受的情况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2017年收治出生胎龄28~34周早产儿261例。(1)纳入标准:①胎龄28~34周;②体重<2000g;③父母知情同意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消化道疾病或畸形;②合并严重主要器官疾病;③坏死性小肠炎;④持续机械辅助呼吸>1周患儿;⑤需要特殊配方奶粉喂养患儿;⑥基因缺陷性疾病患儿。
分组:以随机序贯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31例。两组胎龄、疾病情况、性别、体重、阿氏评分、机械辅助通气时间、CPAP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遵循同一医疗方案进行经口喂养。
方法:观察组予以新生儿抚触并采取腹部按摩及穴位刺激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每天实施新生儿抚触2次,每次10min,抚触步骤包括按摩患儿全身并被动肢体运动。抚触结束后进行腹部按摩,用手掌鱼际部围绕脐部顺时针按摩10min。穴位刺激:分腹阴阳,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腿部穴位揉足三里。每天腹部按摩后进行穴位刺激。新生儿抚触实施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及考核,保证实施方法的同质性。腹部按摩及穴位刺激实施人员在经过新生儿抚触培训的基础上经中医科专业医生指导与培训考核后方能实施措施。对照组予以新生儿抚触,每天实施新生儿抚触2次,每次10min,抚触步骤包括按摩患儿全身并被动肢体运动。实施人员培训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母乳、液态奶或混合喂养;喂养方式按医嘱执行,包括间断管饲和经口喂养。两组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足部分均按统一标准给予肠外营养。
观测指标:(1)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①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②胃残余量超过喂入量的30%;③腹胀;④胃内有咖啡样物;⑤第2周末喂入量<8mL/kg·次);⑥被禁食>2次。出现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喂养不耐受。(2)喂养相关指标包括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两组喂养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院时间、达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腹部按摩并中医穴位刺激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格生长。
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胃肠蠕动障碍,胃肠道神经调节作用弱,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的分泌减少。加强腹部按摩,可以有效地刺激患儿的肠道。按摩时给予适当的压力,可通過体表的触觉感受器及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使胃肠活动增强,有利于大便的形成,促进粪便的排出,减轻腹胀。而从中医角度来说,按揉腹部可以通过振腹产生热力,肠蠕动伴随深层温度上升而变得更活跃,进而促进早产儿的消化。
穴位刺激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消化系统不成熟是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生理性原因。对于早产儿来说,消化酶分泌减少、活性降低、各种胃肠激素的水平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等,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本研究通过进行分腹阴阳,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揉足三里,这些穴位刺激降低了胃肠不耐受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医学认为分阴阳调和阴阳,分利气血;合阴阳能理气血,通过刺激膊阳池、膊阴池、七节骨、揉足三里,能强健脾胃,调中理气,通经导滞,刺激津液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穴位刺激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增加胃肠的蠕动,改善与调整脏腑机能。
综上所述,中医按摩及穴位刺激大大降低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对于早产儿的健康促进也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其操作简单、安全,适合临床上广泛推广。, 百拇医药(陈丽萍 李丽珍 徐占媛 湛献能)
关键词 按摩;早产儿;穴位刺激
早产儿的存活率不断提升,其中科学合理的喂养是关键。但是由于早产儿消化系统及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喂养后极易出现喂养不耐受,影响早产儿的生存数量及生命质量。因此,本研究以祖国传统医学的腹部按摩并穴位刺激治疗早产儿,以期减少胃肠不耐受的情况的发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2017年收治出生胎龄28~34周早产儿261例。(1)纳入标准:①胎龄28~34周;②体重<2000g;③父母知情同意参与研究。(2)排除标准:①先天性消化道疾病或畸形;②合并严重主要器官疾病;③坏死性小肠炎;④持续机械辅助呼吸>1周患儿;⑤需要特殊配方奶粉喂养患儿;⑥基因缺陷性疾病患儿。
分组:以随机序贯法将所有患儿分为两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31例。两组胎龄、疾病情况、性别、体重、阿氏评分、机械辅助通气时间、CPAP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遵循同一医疗方案进行经口喂养。
方法:观察组予以新生儿抚触并采取腹部按摩及穴位刺激方法,具体方法如下:每天实施新生儿抚触2次,每次10min,抚触步骤包括按摩患儿全身并被动肢体运动。抚触结束后进行腹部按摩,用手掌鱼际部围绕脐部顺时针按摩10min。穴位刺激:分腹阴阳,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腿部穴位揉足三里。每天腹部按摩后进行穴位刺激。新生儿抚触实施人员均经过统一培训及考核,保证实施方法的同质性。腹部按摩及穴位刺激实施人员在经过新生儿抚触培训的基础上经中医科专业医生指导与培训考核后方能实施措施。对照组予以新生儿抚触,每天实施新生儿抚触2次,每次10min,抚触步骤包括按摩患儿全身并被动肢体运动。实施人员培训同观察组。两组均采用母乳、液态奶或混合喂养;喂养方式按医嘱执行,包括间断管饲和经口喂养。两组喂养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喂养不足部分均按统一标准给予肠外营养。
观测指标:(1)喂养不耐受发生的情况:①多次出现喂养后呕吐;②胃残余量超过喂入量的30%;③腹胀;④胃内有咖啡样物;⑤第2周末喂入量<8mL/kg·次);⑥被禁食>2次。出现任何一项即可诊断为喂养不耐受。(2)喂养相关指标包括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发生喂养不耐受情况比较: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1。
两组喂养相关指标比较:观察组出院时间、恢复出生体重时间、达到完全量肠内喂养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见表2。
讨论
本研究发现,观察组喂养不耐受发生率、出院时间、达到恢复出生体重时间及完全肠内喂养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这提示腹部按摩并中医穴位刺激可以降低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促进体格生长。
腹部按摩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早产儿消化系统发育不完全,胃肠蠕动障碍,胃肠道神经调节作用弱,胃肠动力不足,消化酶的分泌减少。加强腹部按摩,可以有效地刺激患儿的肠道。按摩时给予适当的压力,可通過体表的触觉感受器及压力感受器沿着脊髓传至大脑,由大脑发出信息兴奋迷走神经,使胃肠活动增强,有利于大便的形成,促进粪便的排出,减轻腹胀。而从中医角度来说,按揉腹部可以通过振腹产生热力,肠蠕动伴随深层温度上升而变得更活跃,进而促进早产儿的消化。
穴位刺激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消化系统不成熟是发生喂养不耐受的生理性原因。对于早产儿来说,消化酶分泌减少、活性降低、各种胃肠激素的水平改变、肠道菌群失调等,这一系列因素导致了喂养不耐受的发生。本研究通过进行分腹阴阳,揉膊阳池,推下七节骨,揉足三里,这些穴位刺激降低了胃肠不耐受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传统医学认为分阴阳调和阴阳,分利气血;合阴阳能理气血,通过刺激膊阳池、膊阴池、七节骨、揉足三里,能强健脾胃,调中理气,通经导滞,刺激津液的分泌进而促进消化。穴位刺激在局部通经络、行气血,增加胃肠的蠕动,改善与调整脏腑机能。
综上所述,中医按摩及穴位刺激大大降低了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发生,对于早产儿的健康促进也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其操作简单、安全,适合临床上广泛推广。, 百拇医药(陈丽萍 李丽珍 徐占媛 湛献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