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9年第1期
编号:13394658
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对糖尿病患者的效果探析(1)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月8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期
     摘要 目的:评价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通过社区自我管理模式下的健康教育的方式开展日常宣教工作,评价自我管理效果。结果:经过健康教育,240例患者中患者全面掌握了糖尿病健康知识188例,规范管理率78.3%,血糖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的工作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指导患者掌握糖尿病基本知识,进行自我管理,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糖尿病

    糖尿病属于临床诊疗中较为常见的难治性病症,目前尚未研制出根治性的治疗方法,主要采用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与BMI的方式进行指导。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评价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在其中的应用效果。

    资料与方法

    收治糖尿病患者240例,男130例,女110例;年龄39 - 65岁,中位年龄(45 .23±1.46)岁。①纳入标准:经检查符合《2014年ADA糖尿病诊疗指南》诊断标准;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参与研究的同意书。②排除标准:拒绝参与本次研究。

    方法:采用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工作:①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之下,患者可以掌握糖尿病预防与治疗等自我管理技巧,在工作人员与患者共同参与的情况下,指导患者树立正确观念,实现生理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社会功能方面的自我管理模式。通常情况下需要先评价患者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质量,使用简表的方式全面分析自我管理情况,开展自我管理量表方面的管理工作。②可根据糖尿病自我管理之下的健康教育特点开展工作,收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并针对性地对健康教育方式进行整改,使其可以掌握自我管理技巧。③可以采用医院与社区相互联动的自我管理教育方式,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发病特点等,编制完善的联动健康教育机制,确保在科学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下,培养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规避糖尿病自我管理问题。工作人员还需重视糖尿病自我管理能力的正确评估.提升其病情与血糖指标控制积极性,开展专业化的培训与指导活动,拓宽健康教育范围[1]。④应重视糖尿病并发症的阶段性检查,指导患者进行眼底部位以及糖化血红蛋白指标、心血管指标、微血管指标与神经病变指标的检测,了解发病情况,提升整体工作效果。与此同时,还需创建社区方面的内部管理机制,充分地落实全程化管理模式,配置护理人员以及临床医师在社区中坐诊,以便于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为其制定完善的自我管理方案,规范地开展糖尿病预防健康教育、治疗健康教育与跟踪随访健康教育,使得患者全面掌握糖尿病防治健康知识。另外,需要为患者发放关于糖尿病知识的健康手册,使其可以自主学习与了解防治方式[2]。⑤在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活习惯的纠正,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蛋白质与纤维的摄入,杜绝使用高糖类或是脂肪类的食物,以便于维持血糖指标。且在长效化健康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团队站点类型服务方式、上门随访类型服务方式与家庭医生工作室服务方式等开展工作,创建专业化的自我健康管理小组,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在培养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情况下,改善以往的工作方式与方法,提升整体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例如:在定期进行知识讲座的过程中,可以要求临床医师为患者开展讲座活动,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指导作用。与此同时,还需为患者讲解关于内分泌代谢方面的知识,使其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对饮食进行控制[3]。

    判定指标:在健康教育之后,考核患者的糖尿病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如若知识掌握水平较高并且血糖指标处于稳定状态,可以判定为管理规范,反之则为不规范。在考核过程中,考核内容主要包括饮食知识掌握情况、血糖控制技巧、糖尿病基本知识等。

    统计学分析:所有患者数据均进行准确核对和录入,采用SPSS 17.0 forwmdows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随后选择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进行分析。

    结果

    240例患者中,掌握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188例(78.3%)。对比健康教育前后糖化血红蛋白、BMl以及血压指标,管理后优于管理前,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糖尿病社区管理的过程中,健康教育方式属于预防与控制的主要手段,可以降低复发率,受到了广泛的认同。对于糖尿病而言,属于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较高,在病情发展的过程中,心脑血管及腎脏和眼部都可能会出现病变,还会出现糖尿病足,对身心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都会产生威胁。而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发放相关手册以及社区健康讲座、举办糖尿病俱乐部、开设糖尿病健康小屋系列课程等方式,引导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以及运动习惯,掌握相关药物使用知识,提升病症的认知水平,形成健康的行为,并增强其自我管理的能力,有效控制糖尿病管理[4]。

    在上文研究中,选取240例患者采用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患者基本掌握疾病知识188例,可以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积极参与到阶段性检查以及宣传教育活动中,并且防治效果较高。对于社区自我管理方面健康教育而言,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与认知特点等,编制完善的计划方案,通过正确方式培养其疾病认知,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水平,使其在日常生活中针对饮食与运动习惯进行纠正,养成良好的用药习惯。与此同时还能对自己的情绪进行调节,以便于增强糖尿病管理的控制效果。因此,在糖尿病社区管理的模式中,需要合理地使用社区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做好各方面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5]。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社区管理过程中,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健康教育方式,能够加快患者疾病知识的掌握速度,形成正确的认知,积极参与到各方面自我管理活动中[6]。

    参考文献

    [1]王巧飞,蒋丹琼,张静,等.基于护理门诊的社区糖尿病管理模式探索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8,(16):1513-1515., http://www.100md.com(吴茹英 陈海英 鲁青)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