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途径及策略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民众对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也给医药高等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在大健康背景下探讨高职护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与志愿者服务的关系,研究和完善激励机制,使高职护生能够在稳固知识体系的基础上,更加富有人文情怀,设身处地为志愿者工作着想。
关键词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策略
现阶段,在大健康背景下,医学护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也促使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定位和创新。护理人员的工作领域也在日益扩大,这给高职护生志愿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要求其在知识上能够融会贯通,更要求其在能力和技能上有突出的表现。对高等院校而言,护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展出其在专业上的能力,也能够彰显出院校的人文精神,因此,要制定出完善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激励手段较为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在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制定普遍存在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的现象,没有形成各种方式相辅相成的激励模式作为激励工作开展的基础。再加之高校经费受限,力度也不是很大,就导致很多高职护生不愿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l]。在此基础上,高校也没有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在就业方面护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名利,没有将护生应有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来,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激励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久而久之激励作用就会逐渐丧失。
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在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考核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当,只是将量化作为评级的标准,激励机制的作用很难在其中体现出来,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只会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将量化数来作为评判标准,也侧重于量化的考核,在专业能力上就会有所偏184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失,来讲从根本上失去了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意义。
激励机制缺乏时效性:正常情况下,高校都会在学期末或者年末来为优秀的护生志愿者进行表彰加以鼓励.这就使得激励的效能大大减弱。时效性是激励机制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没有及时地激励护生志愿者就会使他们认为他们的成绩和做法没有得到校方的认可,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削弱他们的积极性,觉得志愿者工作可有可无,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高尚[2]。因为护生的年龄不大,思想和想法远不比同行前辈高深,他们只看重自己现时的情况,所以说作为高校来讲,要对他们的做法和成绩做出及时的评价和表扬,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去。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策略
激励形式要多样化:人本是多样化的存在,所以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也要富有多样化。人类不只在物质上有所需求,精神上同样有需要,而作为社会型生物,社会型的精神需求就是不可缺少的。在激励机制的制定上,要体现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发展激励、精神文化激励以及自我激励等多方面的激励条件。影响高职护生志愿者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不同情境条件下发挥的程度也就截然不同。为了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要找到激励策略与激励对象和所处环境的最佳匹配度。在利用激励多样化的基础上,也要把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模式相融合,这样不仅保证高职护生志愿者的成绩得到肯定,对他们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激励形式差异化:面对不同的高职护生志愿者,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与此同时也要将个性激励与群体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每个高职护生志愿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在保证其个人需求的前提下[3],要注重群体的共同需求。只有综合把握高职护生志愿者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将总体激励和分层激励融合到一起,既保证了个人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群体的需求。
激励形式系统性:激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和心理现象,不仅决定了高职护生志愿者的所需内容、目标期望以及公平心理等多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也会受到高职护生志愿者个性差异、教育背景和激励方式和方法的制约。所以,要建立系统性较强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对激励要素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把握,此外也要格外重視激励因素和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利用,这样才能够促进激励机制的作用达到最佳。
注重精神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高职护生志愿者而言,因为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原因,他们在精神上的需要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的需要。高职院校本身就是学习和育人之地,与物质没有太多关联,这也是高职护生初衷。因此,就不能够忽略精神方面的激励,为高职护生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良好的内部心态环境,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要强化高职护生志愿者的培训和实践,这是他们提升自己专业素质能力和找出自己不足之处的过程,制定合理的培训和实践制度也是一种激励手段[4]。通过培训和实践,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实际的志愿者工作中能够将所学全部施展出来,所以说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整体来讲,高职护生志愿者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人文素养方面都能够满足实际所需,但是为了保证长期发展的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更高目标的基础性条件。文中所述的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策略浅显,仍需要教职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吴垚,曾菊儒,彭辉,等.群智感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8):2025-2047.
[2]罗俊,叶航,汪丁丁.捐赠动机、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理论、实验与脑科学综述[J].世界经济,2015,38(7):165-192.
[3]傅强,朱浩.基于公共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一兼顾横向公平偏好和纵向公平偏好[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3):190-195.
[4]江星玲,熊才平,杨文正,等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基于“教育信息券”的构想与使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80-86., 百拇医药(周俊燕 许蕊 杨文丽 殷翠花)
关键词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策略
现阶段,在大健康背景下,医学护理模式发生了转变,也促使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有了新的定位和创新。护理人员的工作领域也在日益扩大,这给高职护生志愿者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社会对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赋予了新的内涵,不仅要求其在知识上能够融会贯通,更要求其在能力和技能上有突出的表现。对高等院校而言,护生志愿者不仅能够展出其在专业上的能力,也能够彰显出院校的人文精神,因此,要制定出完善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够实现共同发展。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存在的问题
激励手段较为单一:当前,高职院校在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的制定普遍存在重物质激励、轻精神激励的现象,没有形成各种方式相辅相成的激励模式作为激励工作开展的基础。再加之高校经费受限,力度也不是很大,就导致很多高职护生不愿意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去[l]。在此基础上,高校也没有做好思想政治方面的工作,在就业方面护生只是一味地追求名利,没有将护生应有的奉献精神体现出来,无论在物质还是精神上激励方式都存在较大的缺陷,久而久之激励作用就会逐渐丧失。
激励机制缺乏科学性:现阶段,不少高职院校在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考核方法上缺乏合理性,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之间的关系不当,只是将量化作为评级的标准,激励机制的作用很难在其中体现出来,这种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只会造成负面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将量化数来作为评判标准,也侧重于量化的考核,在专业能力上就会有所偏184中国社区医师2019年第35卷第9期失,来讲从根本上失去了他们参与志愿者活动意义。
激励机制缺乏时效性:正常情况下,高校都会在学期末或者年末来为优秀的护生志愿者进行表彰加以鼓励.这就使得激励的效能大大减弱。时效性是激励机制不可缺少的关键要素,没有及时地激励护生志愿者就会使他们认为他们的成绩和做法没有得到校方的认可,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削弱他们的积极性,觉得志愿者工作可有可无,也并非想象中那么高尚[2]。因为护生的年龄不大,思想和想法远不比同行前辈高深,他们只看重自己现时的情况,所以说作为高校来讲,要对他们的做法和成绩做出及时的评价和表扬,这样才能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更好地投入到志愿者工作中去。
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实施策略
激励形式要多样化:人本是多样化的存在,所以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也要富有多样化。人类不只在物质上有所需求,精神上同样有需要,而作为社会型生物,社会型的精神需求就是不可缺少的。在激励机制的制定上,要体现出目标激励、物质激励、发展激励、精神文化激励以及自我激励等多方面的激励条件。影响高职护生志愿者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不同情境条件下发挥的程度也就截然不同。为了将激励机制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就要找到激励策略与激励对象和所处环境的最佳匹配度。在利用激励多样化的基础上,也要把长期激励与短期激励模式相融合,这样不仅保证高职护生志愿者的成绩得到肯定,对他们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激励形式差异化:面对不同的高职护生志愿者,要采取不同的激励方式,与此同时也要将个性激励与群体激励有效地结合起来。每个高职护生志愿者都有不同的需求,在保证其个人需求的前提下[3],要注重群体的共同需求。只有综合把握高职护生志愿者的个体特征和群体特征,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能力和素养。将总体激励和分层激励融合到一起,既保证了个人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群体的需求。
激励形式系统性:激励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和心理现象,不仅决定了高职护生志愿者的所需内容、目标期望以及公平心理等多种激励机制的作用,也会受到高职护生志愿者个性差异、教育背景和激励方式和方法的制约。所以,要建立系统性较强的激励机制,从根本上对激励要素和整体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的把握,此外也要格外重視激励因素和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和综合利用,这样才能够促进激励机制的作用达到最佳。
注重精神激励机制的建立:对于高职护生志愿者而言,因为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原因,他们在精神上的需要远远超过了物质上的需要。高职院校本身就是学习和育人之地,与物质没有太多关联,这也是高职护生初衷。因此,就不能够忽略精神方面的激励,为高职护生志愿者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营造良好的内部心态环境,使他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在此基础上,要强化高职护生志愿者的培训和实践,这是他们提升自己专业素质能力和找出自己不足之处的过程,制定合理的培训和实践制度也是一种激励手段[4]。通过培训和实践,能够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在实际的志愿者工作中能够将所学全部施展出来,所以说建立有效的精神激励机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从整体来讲,高职护生志愿者无论是专业能力还是人文素养方面都能够满足实际所需,但是为了保证长期发展的需要,建立激励机制是不可缺少的,这也是高职院校实现更高目标的基础性条件。文中所述的高职护生志愿者激励机制策略浅显,仍需要教职工作者不断探究和摸索。
参考文献
[1]吴垚,曾菊儒,彭辉,等.群智感知激励机制研究综述[J].软件学报,2016,27(8):2025-2047.
[2]罗俊,叶航,汪丁丁.捐赠动机、影响因素和激励机制:理论、实验与脑科学综述[J].世界经济,2015,38(7):165-192.
[3]傅强,朱浩.基于公共偏好理论的激励机制研究一兼顾横向公平偏好和纵向公平偏好[J]管理工程学报,2014,28(3):190-195.
[4]江星玲,熊才平,杨文正,等教育信息资源用户使用激励机制的数学模型与仿真——基于“教育信息券”的构想与使用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1):80-86., 百拇医药(周俊燕 许蕊 杨文丽 殷翠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