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社区医师》 > 2019年第12期
编号:13386721
林国华教授针刺内关穴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26日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12期
     摘要 林国华,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针灸推拿学博士后导师,全国第4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张家维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针灸科进修学习期间有幸跟诊林教授,观察到林教授在临床上采用针刺内关穴治疗颈源性眩晕,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林国华;颈源性眩晕;标本同治

    颈源性眩晕是临床上常见疾病,其发病机制是由颈源性因素引起的以眩晕及平衡障碍失调为主的临床综合征[1]。由颈椎骨质增生、颈椎退行性病变、颈椎失稳等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压,或使其周围的交感神经网受到刺激引起椎一基底动脉有效血容量减少,致使脑组织缺血、缺氧是其主要病因。X线颈椎侧位片可见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临床表现主要以头晕、恶心、呕吐、视物不清伴颈项部疼痛不适症状,严重患者可发生猝倒。颈源性眩晕为西医诊断,中医诊断见于“眩晕”“痹病”等。据文献记载,目前治疗眩晕的主要方法包括针灸疗法、小针刀疗法、推拿治疗以及中药治疗等,但在临床上患者易出现病情反复。林教授在临床上治疗颈源性眩晕临床疗效确切,现将经验总结如下。

    颈源性眩晕为脉病

    《医学源流论》指出:“凡人之所苦,谓之病”。“病”《说文解字》:“病,疾加也”。古人以“疾”为当下之小病,“病”为“疾”的情况变得严重。《素问·脉要精微论》:“夫脉者,血之府也”。《灵枢·决气》:“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以上中医古籍说明了脉为血脉、脉管、血管,并为气血运行的通道。则脉管、血管的异常而致气血异常,可谓“脉病”,即古人所日之“疾加也”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81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