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咽喉疾病的延伸应用
摘 要 目的:探究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用于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86例,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7例接受传统切除术治疗,将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平均出血量少,术后VAS评分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率低,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
关键词 咽喉疾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效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集切割、消融、低温、冲洗以及止血等功能为一体的微创技术[1]。此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切割层面薄,可有效使周围组织损伤减少,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近年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術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扁桃体肥大、舌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以及会厌囊肿等多种咽喉疾病的重要手段。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86例,并对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效果作如下分析阐述。
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86例,接受手术治疗,依据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7例接受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1- 58岁,平均(39.5±6.2)岁;病程1-6年,平均(3.5±0.8)年。参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4 - 58岁,平均(39.8±5.5)岁;病程2-5年,平均(3.5±0.5)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参照组:传统切除术治疗。麻醉起效后将腭舌及腭咽部黏膜切开,分离扁桃体与被膜至下极,将扁桃体使用圈套器进行切除;将环形开口器由一侧鼻腔导入,置入腺样体刮匙,将腺样体刮除,使用浸有肾上腺素的棉球对创面进行压迫止血。②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所用的仪器设备是ENT ColatorⅡ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手术所用的射频刀头EIC8872-01.能量切换设置为5-8档。使用开口器将咽腔充分暴露出来,使用抓钳夹起一侧扁桃体,并朝内侧牵拉,使用离子刀头切开黏膜,切割过程保证刀头与扁桃体被膜保持紧贴,保证刀头与扁桃体的方向一致,将扁桃体被膜以及与咽侧壁联系彻底切开至下极,完成扁桃体切除手术。将尿管由一侧鼻腔导入,拉起软腭,使用70°鼻内镜观察腺样体,自口腔将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头伸入鼻咽部,仔细辨认咽鼓管圆枕,从腺样体下缘位置顶推进鼻咽,切吸腺样体。出现出血症状时,需要及时踩凝血脚踏板,进行止血操作。
观察指标:记录入选研究对象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疼痛程度实施评价。评分范围1 - 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发生率采用n(%)表示,行X2检验;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x±s)表示,行f检验。检验结果均以P为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术中出
血量较参照组少,VA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膜脱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6.12%;参照组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2例,感染4例,口腔反应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0.P=0.033)。
讨 论
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虽然可较为彻底地切除扁桃体,但是手术切口较大,导致术中出血量多,使用电凝止血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热伤害,加重了术后反应,不利于术后恢复;传统治疗腺样体肥大主要使用的是刮除术,但是极易导致伤口过深,损伤咽鼓管咽口黏膜,引发术后出血,并且受手术器械限制,易残留病灶死角,病灶切除不彻底导致病情复发[2]。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就需要选择更为适宜的手术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术后进食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分析此结果的原因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产生的机体组织减容效应主要局限于目标组织的表层,并且温度相对较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口器,能够充分使咽腔得到充分暴露,因此可有效避免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视野较为清晰,可有效对组织层次进行辨别,使无法用直射光线进行观察的盲区也能够得以有效清除,进而保证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在使用两极射频能量切割病变组织过程中,等离子产生的动能较低,且不需要经过组织;还具有止血功能,减少了手术出血量,且刀头较小,对周围组织造成的侵扰较少,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工作界面温度相对较低,创面整齐,蛋白质假膜形成时间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但两组的白膜脱落时间无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术后伪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脱落,虽然离子刀实施手术过程中处于低温环境,但仍无法避免热损伤的产生,导致部分胶原变性,并在扁桃体窝表面形成薄膜覆盖,使临近组织所受刺激相应减少,延缓纤维组织形成,影响了扁桃体窝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汪晓锋,高兴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9):495-497.
[2]张健,袁晖,王玉林,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咽喉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9):1650-1651., http://www.100md.com(黄红英)
关键词 咽喉疾病;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应用效果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是一种集切割、消融、低温、冲洗以及止血等功能为一体的微创技术[1]。此种手术方法操作简单、视野清晰、切割层面薄,可有效使周围组织损伤减少,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术后疼痛程度,促进术后恢复。近年来,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術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治疗扁桃体肥大、舌扁桃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以及会厌囊肿等多种咽喉疾病的重要手段。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86例,并对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后的效果作如下分析阐述。
资料与方法
2017年7月-2018年7月收治慢性扁桃体炎合并腺样体肥大患者86例,接受手术治疗,依据临床治疗方案的差异分为两组。观察组49例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参照组37例接受传统切除术治疗。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1- 58岁,平均(39.5±6.2)岁;病程1-6年,平均(3.5±0.8)年。参照组男22例,女15例;年龄24 - 58岁,平均(39.8±5.5)岁;病程2-5年,平均(3.5±0.5)年。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方法:①参照组:传统切除术治疗。麻醉起效后将腭舌及腭咽部黏膜切开,分离扁桃体与被膜至下极,将扁桃体使用圈套器进行切除;将环形开口器由一侧鼻腔导入,置入腺样体刮匙,将腺样体刮除,使用浸有肾上腺素的棉球对创面进行压迫止血。②观察组:接受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手术所用的仪器设备是ENT ColatorⅡ等离子体手术系统,手术所用的射频刀头EIC8872-01.能量切换设置为5-8档。使用开口器将咽腔充分暴露出来,使用抓钳夹起一侧扁桃体,并朝内侧牵拉,使用离子刀头切开黏膜,切割过程保证刀头与扁桃体被膜保持紧贴,保证刀头与扁桃体的方向一致,将扁桃体被膜以及与咽侧壁联系彻底切开至下极,完成扁桃体切除手术。将尿管由一侧鼻腔导入,拉起软腭,使用70°鼻内镜观察腺样体,自口腔将低温等离子射频刀头伸入鼻咽部,仔细辨认咽鼓管圆枕,从腺样体下缘位置顶推进鼻咽,切吸腺样体。出现出血症状时,需要及时踩凝血脚踏板,进行止血操作。
观察指标:记录入选研究对象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术后疼痛程度实施评价。评分范围1 - 10分,评分越高,表明疼痛程度越严重。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22.0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发症发生率采用n(%)表示,行X2检验;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及白膜脱落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使用(x±s)表示,行f检验。检验结果均以P为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临床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术中出
血量较参照组少,VAS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白膜脱落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并发症情况比较:观察组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3例,并发症总发生率6.12%;参照组术后出现继发性出血2例,感染4例,口腔反应2例,并发症总发生率21.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0.P=0.033)。
讨 论
传统的扁桃体剥离术虽然可较为彻底地切除扁桃体,但是手术切口较大,导致术中出血量多,使用电凝止血的过程中,容易导致热伤害,加重了术后反应,不利于术后恢复;传统治疗腺样体肥大主要使用的是刮除术,但是极易导致伤口过深,损伤咽鼓管咽口黏膜,引发术后出血,并且受手术器械限制,易残留病灶死角,病灶切除不彻底导致病情复发[2]。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就需要选择更为适宜的手术方案。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少,疼痛程度轻,术后进食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分析此结果的原因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产生的机体组织减容效应主要局限于目标组织的表层,并且温度相对较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开口器,能够充分使咽腔得到充分暴露,因此可有效避免对病灶周围组织造成热损伤;在实施手术过程中视野较为清晰,可有效对组织层次进行辨别,使无法用直射光线进行观察的盲区也能够得以有效清除,进而保证彻底清除病变组织。同时在使用两极射频能量切割病变组织过程中,等离子产生的动能较低,且不需要经过组织;还具有止血功能,减少了手术出血量,且刀头较小,对周围组织造成的侵扰较少,有利于减少术后感染等并发症;工作界面温度相对较低,创面整齐,蛋白质假膜形成时间短,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程度。但两组的白膜脱落时间无明显差异,主要是因为术后伪膜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够脱落,虽然离子刀实施手术过程中处于低温环境,但仍无法避免热损伤的产生,导致部分胶原变性,并在扁桃体窝表面形成薄膜覆盖,使临近组织所受刺激相应减少,延缓纤维组织形成,影响了扁桃体窝的恢复。
参考文献
[1]汪晓锋,高兴强.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早期声门型喉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23(9):495-497.
[2]张健,袁晖,王玉林,等.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在咽喉部手术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7,19(9):1650-1651., http://www.100md.com(黄红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