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性核不育水稻矮秆突变体突变分子机制的初步研究
第3页 |
第1页 |
参见附件(473KB,6页)。
袁小川 杨远柱 刘选明 赵小英 林建中 唐冬英 赵李剑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湖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摘要】以株-1S、SV1S、SV14S为研究材料,分析这3种材料的胚乳α-淀粉酶活性、第二叶鞘及节间长度对赤霉素(GA3)反应,结果表明来源于株-1S的SV1S、SV14S突变体的矮化变异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无明显关系.此外,通过3种材料的基因组DNA和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发现矮秆突变体株系的基因组DNA和线粒体DNA都存在一定的变化,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SV1S和SV14S突变体的遗传突变.其突变的生理机制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无明显关系,很可能与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有关.
【关键词】 水稻 矮杆突变体 赤霉素 RAPD
【基金】教育部重点项目(2002-78)
【分类号】S511
自上世纪50年代末水稻矮化育种使稻米产量取得突破性增长以来,稻作研究工作者十分重视水稻矮生性的遗传研究犤1,2犦.在籼稻育种中利用的主要矮源如矮仔占、低脚乌尖、矮脚南特等均携带sd-1半矮生性基因位点,但是同一矮杆基因的广泛利用潜伏着由遗传单一而带来的风险,因而需要
------
摘 要:以株—1S、SVl5、SVl4S为研究材料,分析这3种材料的胚乳α—淀粉酶活性、第二叶鞘及节间长度对赤霉素(CA3)反应,结果表明来源于株-IS的SVlS、SVl4S突变体的矮化变异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无明显关系.此外,通过3种材料的基因组DNA和线粒体DNA的RAPD分析,发现矮秆突变体株系的基因组DNA和线粒体DNA都存在一定的变化,从而在DNA分子水平上进一步证实了SVlS和SVl4S突变体的遗传突变.其突变的生理机制与赤霉素信号传导途径无明显关系,很可能与赤霉素生物合成途径有关.
关键词:水稻;矮杆突变体;赤霉素;RAPD
中图分类号:Q9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847(2005)02—0139—06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473KB,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