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291746
盆腔炎方治疗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http://www.100md.com 2011年4月1日 肖凤美 于源源 刘瑞芬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观察刘瑞芬教授经验方盆腔炎方治疗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慢性盆腔炎且辨证为血瘀肾虚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盆腔炎方)、对照组(盆炎净颗粒),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和B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改善患者的各项主要症状和局部体征(P<0.05)。结论:该方治疗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盆腔炎方;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R27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18-01

    慢性盆腔炎指女性生殖器官、周围结缔组织及盆腔腹膜所发生的慢性炎症,七版《妇产科学》称其为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西医治疗疗效不理想,而众多的文献报道显示出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独特优势。刘瑞芬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发现,血瘀肾虚是本病主要病机,以活血补肾为治疗大法,创立了经验方——盆腔炎方,疗效满意。

    1 临床资料

    选取确诊为血瘀肾虚型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 例,年龄24~47岁,平均(32.90士6.40)岁,病程3~60月,平均(17.86±10.04)月,其中重度14例、中度26例、轻度10例;对照组50例,年龄24~46岁,平均(34.26士6.45)岁,病程4~56月,平均(19.02±10.01)月,其中重度14例、中度25例、轻度11例。两组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2研究方法

    2.1治疗方法 治疗组50例,服用盆腔炎方,主要成分为:丹参、赤芍、菟丝子、山萸肉、连翘、生蒲黄、炒灵脂、香附、甘草等。由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制药室提供,每次6克,每日2次。对照组50例,服用盆炎净颗粒,主要成分为:忍冬藤、鸡血藤、益母草、川芎、狗脊等,由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10克,每日3次。两组患者均于服药28天后复诊,经期停药。痊愈患者1个月后随访。

    2.2 观察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B超及毒副作用观察等。

    2.3 疗效判定标准 参照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2.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3结果

    3.1两组综合疗效观察,见表1

    3.2两组各主要中医症状疗效比较,见表2

    3.3两组治疗前后局部体征积分比较,见表3

    3.4两组治疗前后B超附件包块情况比较,见表4

    结果显示,治疗后附件包块的改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X2检验,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6.607,P<0.05)。

    4讨论

    中医古籍无盆腔炎之名,根据其临床特点,对本病的认识散见于“妇人腹痛”、“带下病”、“癥瘕”、“热入血室”、“痛经”、“不孕”等病证的论述中。刘瑞芬教授从事中医妇科临床多年,对慢性盆腔炎的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认为血瘀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且本病病程较长,久病及肾,由实致虚,故血瘀兼肾虚为本病的基本病机,且二者相互作用,互为因果,使瘀滞更深,而肾虚更著,恶性循环的结果使病机更加复杂。由此创制了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补肾培元功效的盆腔炎方,创新了本病的治法。

    本方以丹参、赤芍为君药,并重用丹参,取其活血祛瘀之力,疏通冲任气血之功,祛除本病瘀血阻滞胞络之下腹胀痛或刺痛。同时赤芍能清热凉血,可泄肝火、清血热,对瘀久化热可以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连翘、生蒲黄、炒灵脂三药共为臣药,连翘,味淡,微苦,性凉,功善清热解毒,散结消肿;生蒲黄与炒灵脂相须为用,化瘀止痛之力增,寓含失笑散之意,增强君药活血祛瘀之效。菟丝子与山萸肉酸甘相合,平补肝肾,不腻不燥,与君臣药相伍取扶正祛邪、活血补肾之效,以除患者腰骶酸痛、神疲乏力、带下量多等肾虚之兼症。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34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