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截肢患者术后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及时发现截肢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让患者正确面对伤残,促其恢复信心,最终达到提高生活质量,适应社会。方法:通过对临床11例截肢患者进行心理分析,总结相关经验对其进行心理疏导。 结果:患者能正确面对伤残事实,主动进行功能锻炼,预防残肢挛缩。结论:截肢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关键词】截肢;心理分析;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35-02
外伤性截肢是一种比较大的破坏性手术,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而采取的。对患者来讲,截肢意味着终身残疾,心理上毫无准备,精神上常处于难以接受的复杂状态,患者常表现出悲观失望情绪。针对患者这一特点我们护理人员在积极配合医生采取治疗措施及常规护理同时,及时采取心里应对机制,使患者尽快恢复心理健康,早日走出困境,找到剩余的潜能,发挥其他肢体功能,战胜残疾。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1月-2010年10月我科收治11例截肢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4-45岁。经过有效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
1.2 方法 通过护士与患者积极的沟通交流,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语表达及情绪变化,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等进行分析。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能消除思想顾虑,对治疗采取积极态度,能正确对待人生;有效:患者能情绪稳定、愿意配合治疗及护理,但对今后生活有顾虑;无效:患者意志消沉、顾虑重重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24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