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7期
编号:12288982
基于“三要素”假说浅述丹参的药性
http://www.100md.com 2011年7月1日 《心理医生.上半月》 2011年第7期
     【中图分类号】 R9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8231(2011) 07-0325-01

    1“三要素”假说的理论

    何谓药性,从字面意义来讲,即药物的性质、属性。药性一词,最早见于《神农本草经·序列》:“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煎膏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酒汤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这是指药物适宜制剂类型的性质。中医理论中药性所涵盖的范围很广,其核心内容包括气味、归经、升降浮沉、配伍禁忌等等。那么,如此庞大繁杂而又系统完整的药性理论是从何而来的呢?通常的说法,药性理论是先民们在长期与自然疾病的斗争中,通过无数次的实践积累而成。2007年国家基础发展研究计划(973计划)将中药药性理论现代研究列入中医理论专项研究的重点支持方向,强调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多学科手段和方法,以中药性味理论为核心,重点研究药性的物质基础及其运用规律,揭示中药药性理论的科学内涵。如何进行有中药应用特点的药性实质研究,已经成为中药学术发展的关键问题。张冰等根据当前中药药性理论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认为药性不仅涉及药物化学成分,又包括了中药活性成分在特定机体状态下的综合生物学效应。据此提出了中药药性构成“三要素”的新研究理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803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