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心理医生·上半月》 > 2011年第10期 > 正文
编号:12286582
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的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1年10月1日 曹艳春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母婴并发症之间的关系。 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同期选择8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两组病例均无其他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结果:在剖宫产率、早产率、新生儿窒息及肺炎发病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升高,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在母亲产褥病率方面与对照组相比稍高,但著差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破膜距离妊娠结束时间和早产、新生儿窒息及新生儿肺炎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时间越长,新生儿的危险性越大。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互为因果关系,增大危机了孕妇及新生儿健康的机率,要依据不同的孕育周期采取合理的措施和手段预防胎膜早破,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胎膜早破:并发症;母婴影响;难产;危害

    【中图分类号】R714.4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16-02胎膜早破(premature ruputure of membrancePROM) 是妇产科常见并发症之一[1],指的是在分娩前胎膜已经破裂,在分娩中发生的机率为10%[2],在妊娠的中、晚期都可能发生,一般情况下是由胎膜发育不良、羊膜感染、宫腔内压力异常增高或前羊膜囊内压力不均、创伤等因素引起的。胎膜的主要功能是保持羊水和保护胎儿,胎膜一旦早破,可引起早产率、难产率、母婴感染率、围产儿病、死亡率等的增高,严重的危胁母婴健康。所以要提高对胎膜早破应的重视,加强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争取做到及时发现及早正确处理,把对母儿的危害降至最低,这也是每个产科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现将随机抽取的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随机抽取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胎膜早破患者为观察组,年龄18-34岁,平均年龄24.7±2.3岁,孕周28-40周,平均孕周36.7±2.2周,破水时间最长3天,最短0.5小时,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小于24小时者58例,破膜距妊娠结束的时间为1-3天者22例;同期随机抽取本院无胎膜早破的健康孕妇员80例为对照组,年龄20-32岁,平均年龄25.3±2.5岁,孕周37-40周,平均孕周37.3±1.7周,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是初产妇,均无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在年龄、文化程度、身高及体重等方面比较,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表1 受试样品基本情况一览表 N=80

    1.2胎膜早破诊断的标准:根据全国高等医药教材第七版《妇产科学》定义的在临产前胎膜破裂,即为胎膜早破[3]。孕妇临产前在临床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胎膜早破:(1)孕妇觉有大量液体由阴道流出,可混有胎脂等成分;(2)酸碱试纸测定阴道液PH>7;(3)阴道液涂片加温烘干后镜检可见羊齿状结晶[4]。

    1.3统计学处理 :利用SPSS15.0进行统计学处理,根据数据的分布特征, 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非参数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胎膜早破与难产:胎膜早破组顺产33例,顺产率为41.25%,对照组顺产69例,顺产率为86.25%,对照组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胎膜早破组(P<0.01);胎膜早破组难产47例(阴道助产 3/3.75%、胎儿窘迫26/32.5%、头盆不称18/22.5%),难产率为58.75%,对照组难产11例(阴道助产 2/2.5%、胎儿窘迫4/5%、头盆不称5/6.25%),难产率为13.75%,胎膜早破组的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1)。

    表2观察组与对照组孕妇生产情况比较N=80

    注:与对照组比较X2=7.537,P=0.003

    2.2胎膜早破与母婴并发症的关系:胎膜早破组母婴并发症47例(早产 15/18.75%、产褥病率3/3.75%、新生儿窒息12/15%、新生儿肺炎8/10%),总发生率为58.75%,对照组母婴并发症17例(早产 10/12.5%、产褥病率4/5%、新生儿窒息2/2.5%、新生儿肺炎1/1.25%),总发生率为21.25%,胎膜早破组的母婴并发症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P<0.01)。其中在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肺炎发生率上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261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