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HS与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比较动力髋螺钉(DHS)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PFP)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两种钉板系统共治疗转子间骨折患者45例,统计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髋功能评分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两种钉板系统的临床疗效无明显差异,但在多个指标中LPFP效果更显著。结论 : DHS适用于EvensⅠ、Ⅱ型骨折,LPFP具有损伤小、手术时间短、固定可靠等优点,适用于多种类型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转子间骨折;DHS ;LPFP ;内固定
【中图分类号】R68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0-1707-01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经积极围手术期准备,积极手术治疗骨折,降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已成为共识,而手术方式是临床医生首要考虑的课题。笔者所在单位自2006年5月~2009年5月,应用DHS和LPFP二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转子间骨折60例,其中45例获得8-20月的随访,现对其疗效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5例,男18例,女27例;年龄60~85岁,平均71.3岁。按Evens分型:I型16例,II型12例,III型10例,IV型5例,V型2例。其中采用DHS26例,LPFP19例。
1.2 围手术期处理 :全部患者入院后行皮牵引或胫骨结节牵引3~5d,积极治疗内科合并症。术前30分给抗生素,术后视情况维持5~7d,伤口引流24~36h。术后积极功能锻炼,1周后持拐不负重下地活动,根据个体及X线复查情况,决定是否部分负重行走活动。
1.3 手术方法 :手术在C型臂透视下进行。仰卧位,髋外侧切口,显露股骨粗隆部,复位,A组置入DHS;B组置入LPFP。
1.4方法与数据 :记录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并通过来院复诊或电话随访进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评价,数据见表1。
表1两组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愈合时间,髋功能评分表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指标数据以(x±s)表示,(表1)两组资料样本均数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本组随访时间8~20个月,平均12.1个月。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在骨折愈合后进行。与DHS组比较,LPFP的平均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要少,骨折愈合时间要短,差异显著(P<0.01);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二者无差异(P>0.05)。
3 讨论
转子部位不仅承受压应力和张力,还要承受剪切力和扭转应力。治疗转子间骨折的目的就是牢固固定,尽早恢复站立和行走功能,减少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对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DHS是专门为骨折设计的内固定装置。因此通常被认为是治疗转子间骨折理想方法之一。DHS钉体及螺钉厚重,固定后允许早期下床活动。但DHS套筒及加压螺钉粗大,安放过程中需要切除较多的骨质。再者,由于是单钉固定,不能提供良好的抗旋转力。随着应用病例的增多,它的不足也逐渐显现出来,如松动、切割、断裂等。Baixauli等[1]曾对DHS、PFN等的极限压力负荷进行测试发现,DHS等偏心固定系统负荷承受度(4404 N和5787 N)最小,松动风险相对较大。由于是偏心固定,对大粗隆外侧皮质的完整性要求较高,而且DHS 因设计130°以适应颈干角,螺钉的进入点位于大转子下方3 cm左右,因此导致切口较长;复位固定需要暴露骨折端,致手术中出血量、手术后引流量均增加,加之过多剥离骨膜,影响骨质增长,骨折愈合时间明显延长。
LPFP是按照股骨近端解剖形态设计的一种角度稳定性钢板,其头端是锁定孔,打入螺钉的角度是固定的。但各个锁定孔的方向不一,进而提高了固定物在松质骨中的把持能力。钢板远端的螺钉孔为加压和锁定结合孔,可针对术中情况选择应用。与传统钢板相比,LPFP可以提供良好的角度稳定性,侧壁支撑作用以及良好的应力分散效果,尤其是应用在骨质疏松患者时。
LPFP是一种结合传统螺钉孔与锁定螺钉孔的内置外固定架,遵循外固定的生物力学原则,通过建立成角稳定界面,不依赖钢板与骨的摩擦力,因此骨膜的血运得到很好的保留,且术中间接复位,利于骨折愈合。这种稳定的单块结构使得锁定螺钉的抗拔出强度要远高于普通螺钉[2]。对股骨大粗隆外侧皮质损伤、骨质疏松与否均可克服,避免拉力螺钉松动、切割等并发症;LPFP的切口较短,而且不需广泛剥离,损伤小,具有髓内固定的优势,而且降低了髓内固定易致脂肪栓塞发生的风险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9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