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人比善人多赚钱
如果你是为了赚钱而工作,那就不妨改变自己,做个管理者喜欢的恶人吧。
当身在职场的你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却没得到好报的时候,也许真可能是你搞错了。美国针对职场收入的一份最新报告,可以让你淡定。这份由三个不同调查中心近20年来向1万多名职场人群发出的调查报告表明:就美国而言,在职场内,恶人比好人每年多赚将近1万美元。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这也许不是小数目。
恶人在工作中最吃香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没人承诺过好人有好回报。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一“nice guysfinish last”,翻译成汉语,那就是“好人垫底”。可见这一现象并不是当代职场独有的,只不过,研究报告所焦虑的是,以多赢得收入的方式激励恶人,只会败坏公司甚至全社会的风气。
这个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广,但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还是:怎样的人是好人?在调查报告中,对好人的描述首先是:—个和善的人,一个在工作关系中让人“愉快”的人。这个愉快包括热情、友好、容易与他人合作,包容谦让等等。与此相反的人,当然就是“恶人”了。而公司里最令人不爽的男性
“恶人”员工,通常比那些友好和善的男性员工每年多进账18%。在美国《每日邮报》刊登的这则报道中,我们看到,恶女与善女之间的差距虽然不如男性那么大,但还是差2000美元。
若是联系在职场的经历,相信很多人对此结论并不会感到意外。而更令人诧异的,则是相关研究中心的另一项实验一好人在求职中也明显弱于恶人。也就是说,同等竞争下,和善的人更容易错失一个工作机会。
相关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雇佣了460名商学院学生。要求他们装成管理人员,挑选他们中意的雇员的类型。结果发现,那些相对和善的人,真的难以获得工作机会。
这种状况令一些研究者焦虑。负责这项研究的学者之一、康奈尔大学教授贝丝·莱文斯顿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认为,“管理者”明显奖励卑鄙的行为,好人正在受骗,而很多管理人员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种情况不是在美国独有的。埃塞克斯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好脾气的人平均要挣得少。切蒂·尼克勒蒂博士与艾丽塔·南迪博士针对在英国生活与工作、年龄在24到64岁之间的3000名男性进行调查,根据他们对经历的坦率度、工作认真度、外向度、令人愉快和神经过敏将性格分成五类。结果显示,好人比恶人要少挣近6%的收入,即每年少挣1500英镑。
在整理此文时,笔者对北京的职场群体也做了简单的访问,大部分人认可这样一个描述,即好人在职场中真的比较吃亏。
“可能是职场并不鼓励大家做个好人,在强调效率、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脾气和善的好人,也许会给大家一个错觉,那就是这种好的性格,会损害或减低效率,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效益,毕竟在更多打交道的客户中,恶人也是为数不少的。”一位在不动产经纪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说,“相反,那些十分较真,令人不爽的员工,会让人觉得在与客户交涉中强硬地维护公司利益。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敢于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会给人留下能力强的印象。”
“如果你在公司面对自己的利益而不强硬地争取和维护,也许会给人造成一个印象,那就是你也不会努力维护公司的利益,这当然有损管理人员对你的印象。商业社会是复杂的,更多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心智的较量,性格和善的人,总给人懦弱而不是有修养的印象。”一位身在机械设备公司负责营销业务的女士对笔者说,“至于得到较高回报的恶人,是否真的会为维护公司利益而得罪外人,就很难说了。毕竟我们都身处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这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吗?笔者不禁想起不久前采访过一个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专家,他焦虑于体制内存在的“人才负向选择”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出了问题的机制,往往会鼓励恶人和恶行。由此看来,无论是体制内部还是市场机制,都广泛存在“好人吃亏”的问题。
为什么非得做好人
另一个问题由此发生——你非得做个好人吗,在职场上做个好人究竟有多重要?且先不管这是否与性格有关。更多的时候,你是可以选择的。
相信很多人曾经面临这样的困惑。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和善、擅长取悦别人的人。让你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因为好人而受到挫折的负面感觉,对你来说会十分困难。对此,美国从事管理与职场研究的心理学家哈丽特·布瑞克直截了当地建议说,你大可不必要做个好人,她举例说,艾琳脾气很好,为人和善,凡事为别人着想,她知道同事们经常利用她的善良本性,但她对此毫无办法,抗拒他们,对于艾琳来说很困难,她甚至为此而感到筋疲力尽。这就是台湾职场青年经常称谓的“便利贴女孩”,她太担心自己“不是好人”了。
哈丽特·布瑞克认为,以此种情况而言,这个“做好人”的想法很不正确。因为由此产生的沉重的负担根本不符合人性,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对。有着25年的临床研究经验的哈丽特·布瑞克甚至指出,“好人”这种特质,套用到职场人身上时,会常常受到漠视,甚至贬低、被轻视,因为他们的人格特征中,充满了许多的顺从、逢迎、无主见。
问题该如何解决?很简单,既然管理者青睐恶人,而你工作主要为了赚钱,那么你就克服最大的困难,战胜自己来做个恶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好人”在职场上真的很糟糕,只是因为现实如此。压力管理始祖——汉斯·塞耶博士对好人内心所持的信念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人类要避免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别人仁慈、对别人奉献,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生存之道。塞耶把他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
但塞耶博士也清楚地告诫人们:为了取悦别人,好人们要做出很多牺牲,这种牺牲日积月累会给人带来精神伤害,如果你的心智还没成熟到能做一个好人,那就不妨先做个恶人吧。
(编辑:张静), http://www.100md.com(凌晓晨)
当身在职场的你觉得自己是个好人却没得到好报的时候,也许真可能是你搞错了。美国针对职场收入的一份最新报告,可以让你淡定。这份由三个不同调查中心近20年来向1万多名职场人群发出的调查报告表明:就美国而言,在职场内,恶人比好人每年多赚将近1万美元。对于大部分工薪阶层来说,这也许不是小数目。
恶人在工作中最吃香
事实上,在现实社会中,没人承诺过好人有好回报。英语中有这样一句谚语一“nice guysfinish last”,翻译成汉语,那就是“好人垫底”。可见这一现象并不是当代职场独有的,只不过,研究报告所焦虑的是,以多赢得收入的方式激励恶人,只会败坏公司甚至全社会的风气。
这个问题的涉及面比较广,但最根本的一个问题还是:怎样的人是好人?在调查报告中,对好人的描述首先是:—个和善的人,一个在工作关系中让人“愉快”的人。这个愉快包括热情、友好、容易与他人合作,包容谦让等等。与此相反的人,当然就是“恶人”了。而公司里最令人不爽的男性
“恶人”员工,通常比那些友好和善的男性员工每年多进账18%。在美国《每日邮报》刊登的这则报道中,我们看到,恶女与善女之间的差距虽然不如男性那么大,但还是差2000美元。
若是联系在职场的经历,相信很多人对此结论并不会感到意外。而更令人诧异的,则是相关研究中心的另一项实验一好人在求职中也明显弱于恶人。也就是说,同等竞争下,和善的人更容易错失一个工作机会。
相关研究人员为了进一步验证自己的研究成果,他们雇佣了460名商学院学生。要求他们装成管理人员,挑选他们中意的雇员的类型。结果发现,那些相对和善的人,真的难以获得工作机会。
这种状况令一些研究者焦虑。负责这项研究的学者之一、康奈尔大学教授贝丝·莱文斯顿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时认为,“管理者”明显奖励卑鄙的行为,好人正在受骗,而很多管理人员似乎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这种情况不是在美国独有的。埃塞克斯大学社会与经济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证实,好脾气的人平均要挣得少。切蒂·尼克勒蒂博士与艾丽塔·南迪博士针对在英国生活与工作、年龄在24到64岁之间的3000名男性进行调查,根据他们对经历的坦率度、工作认真度、外向度、令人愉快和神经过敏将性格分成五类。结果显示,好人比恶人要少挣近6%的收入,即每年少挣1500英镑。
在整理此文时,笔者对北京的职场群体也做了简单的访问,大部分人认可这样一个描述,即好人在职场中真的比较吃亏。
“可能是职场并不鼓励大家做个好人,在强调效率、竞争激烈的商业社会,脾气和善的好人,也许会给大家一个错觉,那就是这种好的性格,会损害或减低效率,进而影响到公司的效益,毕竟在更多打交道的客户中,恶人也是为数不少的。”一位在不动产经纪公司工作的刘先生说,“相反,那些十分较真,令人不爽的员工,会让人觉得在与客户交涉中强硬地维护公司利益。俗话说得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敢于维护自己利益的人,会给人留下能力强的印象。”
“如果你在公司面对自己的利益而不强硬地争取和维护,也许会给人造成一个印象,那就是你也不会努力维护公司的利益,这当然有损管理人员对你的印象。商业社会是复杂的,更多的时候,你不得不面对心智的较量,性格和善的人,总给人懦弱而不是有修养的印象。”一位身在机械设备公司负责营销业务的女士对笔者说,“至于得到较高回报的恶人,是否真的会为维护公司利益而得罪外人,就很难说了。毕竟我们都身处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
这是一个合理的机制吗?笔者不禁想起不久前采访过一个从事行政管理研究的专家,他焦虑于体制内存在的“人才负向选择”机制问题,也就是说,出了问题的机制,往往会鼓励恶人和恶行。由此看来,无论是体制内部还是市场机制,都广泛存在“好人吃亏”的问题。
为什么非得做好人
另一个问题由此发生——你非得做个好人吗,在职场上做个好人究竟有多重要?且先不管这是否与性格有关。更多的时候,你是可以选择的。
相信很多人曾经面临这样的困惑。你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和善、擅长取悦别人的人。让你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表达因为好人而受到挫折的负面感觉,对你来说会十分困难。对此,美国从事管理与职场研究的心理学家哈丽特·布瑞克直截了当地建议说,你大可不必要做个好人,她举例说,艾琳脾气很好,为人和善,凡事为别人着想,她知道同事们经常利用她的善良本性,但她对此毫无办法,抗拒他们,对于艾琳来说很困难,她甚至为此而感到筋疲力尽。这就是台湾职场青年经常称谓的“便利贴女孩”,她太担心自己“不是好人”了。
哈丽特·布瑞克认为,以此种情况而言,这个“做好人”的想法很不正确。因为由此产生的沉重的负担根本不符合人性,也并不是任何时候都对。有着25年的临床研究经验的哈丽特·布瑞克甚至指出,“好人”这种特质,套用到职场人身上时,会常常受到漠视,甚至贬低、被轻视,因为他们的人格特征中,充满了许多的顺从、逢迎、无主见。
问题该如何解决?很简单,既然管理者青睐恶人,而你工作主要为了赚钱,那么你就克服最大的困难,战胜自己来做个恶人。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好人”在职场上真的很糟糕,只是因为现实如此。压力管理始祖——汉斯·塞耶博士对好人内心所持的信念持一种肯定的态度。在他看来,人类要避免人际关系方面的压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对别人仁慈、对别人奉献,这也是个很重要的生存之道。塞耶把他的压力管理哲学称为“利他的利己主义”。
但塞耶博士也清楚地告诫人们:为了取悦别人,好人们要做出很多牺牲,这种牺牲日积月累会给人带来精神伤害,如果你的心智还没成熟到能做一个好人,那就不妨先做个恶人吧。
(编辑:张静), http://www.100md.com(凌晓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