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灵菌胶囊抗抑郁作用的行为学实验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第1页 |
参见附件(1222KB,2页)。
【摘要】 目的:采用正常小鼠和实施慢性轻度应激(CMS)小鼠观察乌灵菌的抗抑郁作用。方法:正常小鼠行为学实验采用悬尾和强迫游泳两种方法。CMS采用9种不同应激源对小鼠实施2周刺激后,参考蔗糖饮水量进行分组并继续应激和给予药物干预共4周,检测蔗糖饮水量和自发运动变化。两组乌灵菌粉口服剂量均为0.25、0.50、1.0g/kg。结果: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中,小鼠的不动时间和绝望时间明显延长,经乌灵菌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CMS小鼠的蔗糖饮水量和自发运动明显减少,治疗后蔗糖饮水量和自发运动明显增加。结论:在行为学实验中可观察到乌灵菌粉有很好的改善抑郁状态的作用。
【关键词】 乌灵菌、慢性轻度应激、抑郁模型、行为学
【中图分类号】 R971+.4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50-01
乌灵菌(炭角菌科真菌黑柄炭角菌,Xylaria nigripes)是生长在土栖白蚁巢中的一种真菌的菌核。主要成分有蛋白质、多糖、无机元素、维生素、腺苷类及铁、锰、锡等微量元素。据四川《中药志》记载,乌灵菌具有利尿,补心神,治失眠、吐血及产后失血等药用价值[1]。为确认乌灵菌的药效,本实验采用正常小鼠及慢性轻度应激(chronic mild stress,CMS)小鼠抑郁模型,观察乌灵菌对其行为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 健康BALB/c雄性小鼠,健康CD1雄性小鼠,8周龄,体重21±2 g,购自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室温25±1(C,明暗各12h,自由摄食。
1.2 悬尾实验[3] 小鼠口服给药1周后,于末次灌胃给药后1h,将尾部用胶布固定在玻璃棒上,悬放入高于水面5cm处,让小鼠适应1min后,开始记录时间,记录小鼠在5min内不动的时间。
1.3 小鼠强迫游泳实验[3]小鼠口服给药1周后,于实验前16h禁食不禁水,于末次灌胃给药后1h进行实验。有机玻璃缸高30cm,直径18cm。水深10cm,水温23±2℃。小鼠放入水中游泳6min,使用秒表,记录最后4min内累计不动的时间。
1.4 慢性轻度应激模型制备及分组 健康BALB/c雄性小鼠熟悉环境3天后,分为对照组和慢性轻度应激组,其中应激组单独饲养,并实施慢性应激实验,采用以下应激源处理:1次16h饮水剥夺、2次5min游泳(30℃)、2次彻夜光照、1次悬尾30min、45度斜笼2次(1次7h,1次17h)、 1次17h空笼无垫料、1次17h湿笼(100ml)、2次14h食物剥夺、2次合笼(1次17h,1次2h)。上述应激源随机组合,每天实施两种[2]。2周后,对所有应激组小鼠先行2 %蔗糖饮水实验。然后根据动物单位体重蔗糖溶液饮用量,平均将应激组动物分为:慢性轻度应激(CMS)组(灌胃1%羧甲基纤维素溶媒)、乌灵菌高、中、低三个剂量治疗组(0.25、0.50、1.00 mg /kg)。继续慢性应激并给予药物干预共4周,最后进行行为学评价,包括蔗糖饮水实验、自发运动实验。
1.5 蔗糖饮水实验 先行禁食禁水3 h,饮水瓶内加入2 %蔗糖溶液,称取瓶重并记录。1 h后撤掉饮水瓶再次称重。前后差值为小鼠蔗糖溶液饮用量,并用动物体重加以校正。
1.6 自发运动实验 实验于每天13:00~18:00安静环境下进行。将直径90 cm的圆桶置于安静环境中,将小鼠置于同一出发点,观察记录5min内小鼠的自发运动情况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222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