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09年第12期
编号:12049059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67例体会
http://www.100md.com 2009年12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09年第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使用平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在67例无张力疝修补术中,高位结扎疝囊后,腹横筋膜加强数针,将平片裁减成舌形片不得小于7×10cm,尖端超过耻骨结节2cm,尾端超过内环5cm,在精索后方加强腹股沟管后壁。结果:一例病人左侧直疝复发,右侧斜疝无复发。其余66例病人无一例复发,效果满意。结论:使用平片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斜、直疝,股疝。安全可靠,远期效果满意,经济适用。

    【关键词】 无张力疝修补术;平片

    【中图分类号】 R656.2+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7-8517(2009)24-0170-01

    疝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修补。手术方法可归纳为传统的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和经腹腔镜疝修补术。传统的疝修补术都存在缝合张力大、术后手术部位有牵扯感、疼痛和修补组织愈合差等缺点。经腹腔镜疝修补术,因硬件费用大,技术复杂,医疗费用高,目前临床开展较少。无张力疝修补术发展至今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其因复发率低,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指征宽[1]等原因得到迅猛发展。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临床应用广泛,但充填物的植入,加上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尤其是聚丙烯材质的充填物在局部逐渐成为一个质地坚硬的纤维团块,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而出现疼痛和异物感很难解决。
, 百拇医药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7例病人,男,62例,女4例,年龄38-75岁,平均年龄64岁。双侧疝2例,股疝1例。Ⅰ型疝10例,Ⅱ型疝12例,Ⅲ型疝30例,Ⅳ型疝8例。发病时间6个月到30余年。疝的分型按中华外科学会疝与腹壁学组于2003年8月制定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中的分型法[2]。

    1.2 方法 全部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沿腹股沟管走行方向切口长6-8cm,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后,充分游离向外暴露出腹股沟韧带,向内暴露出联合腱、腹内斜肌弓状下缘。找到疝囊后高位结扎,疝患者腹横筋膜多变得薄弱,需要结节缝合几针以加强。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材质的平片规格为15cm×30cm,一般可裁出两张平片。将一张或两张平片依据腹股沟管大小下方剪成舌形,上方沿长轴方向剪一缺口,平片置于精索后方,将精索由缺口通过,上方超过精索5cm。下放超过耻骨结节2cm,4号或7号丝线结节缝合两针,如为股疝则缝合在耻骨梳韧带和腔隙韧带上。外侧与腹股沟韧带内侧与联合腱及腹内斜肌腱膜结节缝合数3-4针。上方之补片缺口缝合两针,缺口大小以不压迫精索为原则。手术过程必须严格止血,如不确定应当果断放置引流。
, 百拇医药
    2 结果

    67例患者手术时间50-90分钟,术后第一天切口疼痛轻微,未用止痛药。术后第二天下床活动。引流术后第二天拔出。一例双侧疝病人,左侧直疝术后复发,右侧斜疝未复发,二次手术发现下方补片与耻骨结节缝合线断裂,补片上移,整张补片上已有致密纤维组织生长,将补片下缘与耻骨结节再次结节缝合4针,关闭缺损。术后随访一年未复发。

    3 讨论

    疝的手术治疗在国内,从术式选择到补片材料选择上种类颇多。各种补片依据不同理论基础,应用到不同类型的疝手术中,效果各有优、缺点。到底应用何种术式及选择何种补片,各医院根据具体情况和医生对技术掌握不同而各有选择。我们体会经腹腔镜疝修补术,硬件投入高,手术费用大,技术复杂,很难推广。传统开放疝修补术,因将不同组织强行缝合到一起,很难达到真正愈合,因此造成病人术后切口下方牵拉、疼痛而且复发率高。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所用补片价格昂贵,以我国目前经济情况,对于城镇低收入家庭和大多数农民患者仍很难承受。我院所使用的平片,费用仅为网塞式补片的一半,而且技术简单,术后效果良好,疼痛轻,恢复快,经济适用,更容易为大多数患者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因我们开展此手术例数不够和随访时间短,对于合并有慢性咳嗽,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及习惯性便秘的病人术后效果及与其它材料在远期效果比较上尚缺少依据。

    参考文献

    [1] 马颂章. 腹股沟疝修补的现状和展望.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5,10(2):109-110.

    [2]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 [C].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04; 19(2)∶126

    [3] 刘胜利尹福君.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应用(附102例报告)[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0,20(12):741-742v, http://www.100md.com(于治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