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3期 > 正文
编号:12040010
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3月1日
第1页

    参见附件(1540KB,2页)。

     1.5疗效评价临床疗效评价标准[1]:①痊愈:症状与体征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自如,恢复正常工作;。②显效:症状与体征明显好转,肩部疼痛消失,活动角度略有受限。③好转:肩部疼痛较治疗前明显减轻,功能活动改善。④无效:症状无明显好转,关节功能未改善,治疗前后无变化。痊愈+显效=有效。病情程度评定采用Constant-Murley法,总分为100分,疼痛最高15分,日常生活活动最高20分,关节活动度最高40分,肌力最高25分[2]。

    1.6统计学处理数据均采用SAS13.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3个疗程结束临床疗效评价,见表2。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病情程度评分比较,见表3。

    表3 病情程度评分比较 分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53.6±7.493.8±5.2

    对照组54.1±7.979.5±5.7

    P值>0.05 <0.05

    3讨论

    肩周炎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是影响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肩周炎产生的原因有多种:①与人体的日常习惯与生活环境密不可分。如睡姿不正确,在睡觉时所用枕头与姿势不正确会给颈肩带来长时间的压力,日积月累,使其逐渐加重形成病变。②肩部自身原因。肩部软组织退行病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其次长期过度活动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同时,上肢外伤后治疗不当或肩部固定过久等因素均可导致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③肩外因素。如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产生肩部牵涉痛,如果原发病长期不愈可以导致肩部肌持续性痉挛和缺血形成肩周炎。患者发病时往往肩部某一处出现疼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随病程的延长,疼痛范围逐渐扩大,并牵涉到上臂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中医学上属于“肩痹”范畴,病变部位在肩部的经脉和经筋,早期以痛为主,称为“漏肩风”,后期以功能障碍为主,称为“肩凝症”。患者因正气不足,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或外伤血滞,痹阻不通后受风寒,湿邪乘虚而入流注经脉,或劳累闪挫,或习惯偏侧而卧,筋脉受到长期压迫,遂致气血不畅,经脉瘀滞痹阻,患处肿胀粘连,最终关节僵直,不通则痛,以致肩臂不能举动[3、4]。中医一般将肩周炎分为以下4种类型[5]:①气滞血瘀型。肩关节疼痛且痛有定处,伴活动受限,夜间尤甚,有时可痛醒,病程较长,日久肩关节肌肉可出现废用性萎缩;舌质暗,脉弦或涩。②寒凝气滞型。肩关节疼痛,患肩自觉酸困沉重,伴活动受限,每遇天气变化疼痛加重,舌质暗,苔薄白,脉沉迟。③脾虚湿阻型。肩关节疼痛,患肩自觉酸困沉重,伴活动受限。食欲不振,食后腹胀,神疲乏力,嗜睡懒言,大便稀薄,舌淡边有齿痕,脉沉迟或细缓无力。④气血不足型。肩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食欲不振,神疲乏力,心悸气短,舌质淡,脉细缓无力。

    我们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取得了满意疗效,如治愈率和有效率为87.50%和6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和45.00%。针刺联合推拿应用了祖国医学“以痛为腧”,“按而散之”,“揉而和之”的理论,从而调和经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和排瘀散邪等。对患者进行辨证施治非常重要,不同类型的肩周炎,取穴存在一定的差异,治疗前一定对患者进行辨证分析。针刺具有协调阴阳、疏通经络、免伤卫气等作用[6]。因为从经络而言,肩为手足三阳经交会之所,肩部发病多因外邪直接侵害而影响经络,同时穴位的治疗具有局部和远端的治疗作用。推拿手法中的滚、揉、弹、拨等手法,有利于松解肩部软组织的粘连;牵拉、摇转手法可促进肩关节液流动,增加关节软骨的营养供给;直接牵拉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可以保持和增加软组织的伸展性,改善关节的活动范围,同时也使相关肌肉、韧带组织受到牵拉,从而缓解肌痉挛,促进肌张力的恢复和疼痛的消除[7]。治疗过程中须注意以下几点:①掌握针刺的角度、方向和深度,如酸、痛、软、麻木者多补少泻,胀痛、红肿只泻不补,可以提高疗效。②手法松解适用于病程长,肩关节功能受限严重,肌萎缩明显的患者,松解时注意力度,防止暴力强求,否则易造成肱骨干骨折。③注意肩部保暖,避免风寒湿邪侵袭,避免过度疲劳。

    总之,我们采用针刺联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临床效果良好,方便、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5-189.

    [2] Fialka C,Oberleitner G,Stampfl P,et al.Modification of the Constant-Murley shoulder score- introduction of the individual relative Constant score Individual shoulder assessment[J]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540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