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0年第4期
编号:12036618
论休克的诊断与治疗(2)
http://www.100md.com 2010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0年第4期
     过敏性休克发病急骤而且有血管内凝血,病死原因常由于并存的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引致的呼吸衰竭。它的发病原理和上述几种休克不同,治疗也异。肾上腺素,激素和补液均重要。药物引起的血管扩张,血容量虽属正常,但是由于静脉系扩张,血管床容易和血容量有比例上的失调。治疗上早期应用缩血管药,并适当的补充血容量。

    掌握休克的共同性和特殊性,在治疗上给予正确的评估。熟悉各种休克矛盾发展的阶段性,正确处理局部和整体的关系,以辨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对待,就有可能是休克得到较为妥善的处理,患者完全得到康复。

    6休克的微循环学说

    关于休克的微循环学说改变,我国的微循环研究已跨越世界的先进行列。其中以我国著名的医学家修瑞娟最为突出。她发现了各级微动脉自律运动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并证明了微循环的自律运动是以波浪式传播的。他总结了微血管自律运动中频率和振幅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微循环对器官和组织灌注的新论点——海涛式灌注。

    微循环在休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在治疗休克中把改善微循环列为首要抢救措施。成为提高存活率的关键。

    休克初期:儿茶酚胺刺激甲型受体。使毛细血管前小动脉及毛细血管后小动脉痉挛,收缩。因此使微循环血量显著减少,使其流速减慢甚至停滞。使组织和内脏器官血液灌注减少,而发生缺血缺氧。这时我们称它为“缺血性缺氧”。这时如果抓紧治疗,休克是可恢复的。

    休克进入中期:休克持续下去,血液发生液态变化,小动脉、微动脉和中间微动脉的内径显著变细。毛细血管网稀疏,或仅有血浆通过,动—静脉短路放开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