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第1页 |
参见附件(858KB,1页)。
【摘要】目的:评价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急性黄疸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茵陈蒿汤治疗组、西药对照组,2组患者均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另与茵陈蒿汤加味治疗,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肝功能检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①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好转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②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味能增加常规西医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
【关键词】茵陈蒿汤;黄疸;肝炎;急性
【中图分类号】R25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0-156-1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一种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临床上以黄疸为主要共同表现的常见病。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运用茵陈蒿汤加味结合西医常规治疗该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78例患者均来自本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病情严重程度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l.2诊断标准
参考2000年西安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1]诊断标准,结合临床情况制定为:①主要症状为乏力,发热,皮肤瘙痒,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肝区胀痛,腹胀,便秘或腹泻,伴有尿-粪颜色改变。②肝功能检查有明显异常。③主要体征为黄疸,肝肿大或肝脾肿大。④病原学检测阳性。
1.3治疗方法
两组均以西医护肝药物(易善复、谷胱甘肽、促肝细胞生长素、能量合剂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茵陈50g、大黄10g、栀子、茯苓、车前草、丹参、郁金、赤芍各15g,每日1剂。15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
1.4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肝功能检测,参考《病毒性肝炎的防治方案》[1]的诊断标准制定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肝脏恢复正常或明显回缩,肝区无明显压痛或叩痛,肝功能检查恢复正常;好转:主要临床症状消失,肝脏明显回缩,黄疸指数,SGTP降至正常,肝功能接近正常;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均无明显改善
1.5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检测结果比较,见表1
2.2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
3典型病例
陈某,男,21岁,于2008年5月30日以身目俱黄,小便黄,逐渐加重2天,伴乏力、恶心、呕吐、胁痛、腹胀、便秘、尿少收治入院。入院后查:HBeAg(+),抗HBe(+),抗HBc(+),ALT:667U,AST:243U,TBIL:159μmol/L,DBIL:112μmol/L。入院诊断:急性黄疸性乙型肝炎。予茵陈蒿汤加味:茵陈50g、大黄10g、栀子、茯苓、车前草、丹参、郁金、赤芍各15g,1剂/d,水煎,分2次温服。2周后,身黄基本消失,仅目尚黄,小便色淡,大便黄软,胁痛减轻,食欲明显改善,ALT:76u,TBIL:23μmol/L。继续治疗l5天治愈出院。
表2 两组疗效比较
组别治愈好转无效合计
治疗组2019342※
对照组1215936
合计32341278
注:经Ridit检验,※P<0.05
4讨论
急性黄疸型肝炎是由于各种肝炎病毒导致的以肝细胞坏死、肝功能损害为主要病理改变,以总胆红素升高为共同临床表现的一类临床常见病。西医治疗一般以保肝、退黄、抗病毒为主,存在疗效不稳定,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等缺点。
急性黄疸型肝炎在临床上多数属于中医“阳黄”的范畴。茵陈蒿汤出自《伤寒论》,具有清热、利湿、退黄之效,是治疗湿热黄疸中阳黄的著名方剂。方中以茵陈清利湿热,利胆退黄为君药;以山栀清热燥湿,并利三焦为臣药;以大黄降瘀泄热,通利二便为佐药。三药合用,使湿热前后分消,黄疸自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858KB,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