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1)
【摘要】通过对影响中药灌肠技术的灌肠器具、灌肠时间、插管深度、药液温度、给药速度、药液剂量、灌肠时间及灌肠后患者体位及药液保留时间等因素做一综述,探索中药灌肠技术的优化方案,以期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中药灌肠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25-03
中医外治又称为中医内病外治,是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给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方法,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中医外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为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医外治技术在不断完善、提高、创新、规范,使之成为更完善的医疗体系。
中药灌肠技术是中医外治技术重要方法之一,最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病情严重,昏迷不能口服用药和小儿难以用药时给药。由此可见,中药灌肠治疗各种疾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起效快,但是目前由于缺乏中药灌肠法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使该项技术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随意性较大,不利于规范交流,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中药灌肠技术作一综述。
, 百拇医药
1灌肠器具
1.1早期的灌肠工具教科书里最早的灌肠工具为注射器[1] 。用物为注射器、治疗碗、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肛管等。操作时先把灌肠液倒入治疗碗内,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棉签蘸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连接肛管,排气于弯盘内,用止血钳夹管,插入后缓缓注入药液。
1.2传统的灌肠工具传统的灌肠工具为灌肠器[2] ,由灌肠筒、导管及肛管三部分组成,灌肠筒的材料为搪瓷类,不透明,不能从外面观察到液面下降情况、灌入量及灌入速度,不能显示灌肠筒液面距肛门的高度,只能用目测或用尺子测量。导管为不透明胶管,有时肛门内有粪块堵塞肛管也不易及时发现,且导管因长期用血管钳夹闭及高压灭菌容易损坏;肛管为黑色硬质木,硬、粗、短,操作时很容易损伤粘膜。
1.3自由组合的灌肠工具传统的灌肠工具由于存在药液易在灌肠筒内附壁、灌肠管道不能控制速度、橡胶肛管对肠道刺激性大等弊端;肛管质地硬,对病灶刺激大,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3],由此产生自由组合的灌肠用具:临床护士常常用一次性导尿管和尿袋、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冲洗袋、一次性输液管等部件进行组合成灌肠工具。罗丽芳[4]以一次性尿管和喂灌器为灌肠工具,钟佳梅[5]用一次性输血器和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保留灌肠,叶红[6]则采用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方法灌肠,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
, 百拇医药
1.4一次性灌肠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组合的灌肠工具已不能满足护士及病人的需求,配套齐全的一次性灌肠工具产生了。目前可用于灌肠的工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系统获悉[7],从1991年7月至今的23年里,共有7种一次性灌肠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最早获专利的简易灌肠器为马志远的自助式简易灌肠器;小儿科专用的刘国荣和赵敬河的2种;通用的灌肠工具有3种,为谭柳纯等研制的简易灌肠器,各种一次性灌肠器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利弊,由于其操作技术上尚未进行优化、完善、规范等缘故未能广泛推广应用。
1.5灌肠仪的应用各种医用灌肠仪的出现,无疑给医院及病人带来了福音,但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发现有不足之处。具体为:①需要熟悉掌握操作技术的医务人员操作,需要专业人员定期保养和维修,一旦仪器出现故障病人治疗被迫终止,将严重影响临床疗效;②灌肠仪价格昂贵,基层医院及家庭难以具备,收费偏高;③药液容易滞留在灌肠仪管道里,造成药液浪费或药量不足;④灌肠仪有固定的进水排水口,不能随意搬动仪器,昏迷或卧床病人很难使用;⑤灌肠仪在操作过程中有发生交叉感染的隐患[8]。
, 百拇医药
2灌肠时间
2.1根据效果和人性化护理服务选择灌肠时间黄建秀等[9] 在子宫全切除术前不同时间灌肠的效果观察中,既考虑了灌肠效果,又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把原来的灌肠时间改良在术前1d的4PM、8PM、11PM,患者睡眠时间可达7~8 h,情绪平稳,增加了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了痛阈,术后患者能较早地进行床上活动,促进排气功能的恢复;最后1 次灌肠时间为手术前晚11PM,灌肠后有充裕的时间排便,提高了灌肠效果,同时灌肠液对肠道机械性刺激经6~7h的休息得以恢复,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刺激的承受力,术后肠蠕动功能较易恢复。
2.2根据患者活动规律选择灌肠时间患者如在白天保留灌肠,药液会因活动、进食刺激肠蠕动,或在排小便时腹压增加一同排出,药物保留时间短,因药物不能保留吸收,患者质疑治疗方法。文晓芸[10]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治疗组保留灌肠选择在睡前排净大小便后保留灌肠,这样患者可卧床休息,能减少灌肠后的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对照组在白天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 也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 http://www.100md.com
2.3根据临床择优选择灌肠间隔时间灌肠间隔时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11],中药药味众多,很难测定其半衰期时间,只能在临床实践中总结择优灌肠间隔时间,李瑞琼等[12] 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灌肠次数及灌肠间隔时间进行研究,收到满意疗效。常规组:qd或q12h,直到治愈。改进组:q4h 灌肠直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大便颜色、气味恢复正常,腹胀缓解,进食无呕吐后灌肠循序渐减(q6h→q8h→q12h→qd)至食欲恢复正常,仍每日一次灌肠,持续1~2 个月。
2.4根据调理五脏最佳时机选择灌肠时间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故临卧时中药灌肠给药效果最佳;同时根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气机升降规律基础上,顺应人体自身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择时灌肠[13]。, 百拇医药
【关键词】中药灌肠技术;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45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2-0025-03
中医外治又称为中医内病外治,是通过人体体表、孔窍、穴位给以不同制剂的药物或者物理治疗方法,以调节机体的功能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中医外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中医药宝库中熠熠闪光的瑰宝。为能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中医外治技术在不断完善、提高、创新、规范,使之成为更完善的医疗体系。
中药灌肠技术是中医外治技术重要方法之一,最常用于治疗的疾病:溃疡性结肠炎、肝性脑病、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及病情严重,昏迷不能口服用药和小儿难以用药时给药。由此可见,中药灌肠治疗各种疾病疗效肯定、副作用小、起效快,但是目前由于缺乏中药灌肠法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使该项技术在临床治疗疾病时随意性较大,不利于规范交流,不利于临床疗效的提高,因此,有必要对中药灌肠技术作一综述。
, 百拇医药
1灌肠器具
1.1早期的灌肠工具教科书里最早的灌肠工具为注射器[1] 。用物为注射器、治疗碗、弯盘、止血钳、石蜡油、棉签、肛管等。操作时先把灌肠液倒入治疗碗内,用注射器抽吸药液,取棉签蘸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连接肛管,排气于弯盘内,用止血钳夹管,插入后缓缓注入药液。
1.2传统的灌肠工具传统的灌肠工具为灌肠器[2] ,由灌肠筒、导管及肛管三部分组成,灌肠筒的材料为搪瓷类,不透明,不能从外面观察到液面下降情况、灌入量及灌入速度,不能显示灌肠筒液面距肛门的高度,只能用目测或用尺子测量。导管为不透明胶管,有时肛门内有粪块堵塞肛管也不易及时发现,且导管因长期用血管钳夹闭及高压灭菌容易损坏;肛管为黑色硬质木,硬、粗、短,操作时很容易损伤粘膜。
1.3自由组合的灌肠工具传统的灌肠工具由于存在药液易在灌肠筒内附壁、灌肠管道不能控制速度、橡胶肛管对肠道刺激性大等弊端;肛管质地硬,对病灶刺激大,患者易产生恐惧心理,不但影响治疗效果,而且容易造成医源性感染[3],由此产生自由组合的灌肠用具:临床护士常常用一次性导尿管和尿袋、一次性吸痰管、一次性冲洗袋、一次性输液管等部件进行组合成灌肠工具。罗丽芳[4]以一次性尿管和喂灌器为灌肠工具,钟佳梅[5]用一次性输血器和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进行保留灌肠,叶红[6]则采用一次性导尿管连接输液器的方法灌肠,经临床实践,效果满意。
, 百拇医药
1.4一次性灌肠器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由组合的灌肠工具已不能满足护士及病人的需求,配套齐全的一次性灌肠工具产生了。目前可用于灌肠的工具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查询系统获悉[7],从1991年7月至今的23年里,共有7种一次性灌肠器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实用新型专利,最早获专利的简易灌肠器为马志远的自助式简易灌肠器;小儿科专用的刘国荣和赵敬河的2种;通用的灌肠工具有3种,为谭柳纯等研制的简易灌肠器,各种一次性灌肠器在使用过程中各有利弊,由于其操作技术上尚未进行优化、完善、规范等缘故未能广泛推广应用。
1.5灌肠仪的应用各种医用灌肠仪的出现,无疑给医院及病人带来了福音,但临床使用过程中仍发现有不足之处。具体为:①需要熟悉掌握操作技术的医务人员操作,需要专业人员定期保养和维修,一旦仪器出现故障病人治疗被迫终止,将严重影响临床疗效;②灌肠仪价格昂贵,基层医院及家庭难以具备,收费偏高;③药液容易滞留在灌肠仪管道里,造成药液浪费或药量不足;④灌肠仪有固定的进水排水口,不能随意搬动仪器,昏迷或卧床病人很难使用;⑤灌肠仪在操作过程中有发生交叉感染的隐患[8]。
, 百拇医药
2灌肠时间
2.1根据效果和人性化护理服务选择灌肠时间黄建秀等[9] 在子宫全切除术前不同时间灌肠的效果观察中,既考虑了灌肠效果,又体现了人性化护理服务,把原来的灌肠时间改良在术前1d的4PM、8PM、11PM,患者睡眠时间可达7~8 h,情绪平稳,增加了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提高了痛阈,术后患者能较早地进行床上活动,促进排气功能的恢复;最后1 次灌肠时间为手术前晚11PM,灌肠后有充裕的时间排便,提高了灌肠效果,同时灌肠液对肠道机械性刺激经6~7h的休息得以恢复,提高了患者对手术刺激的承受力,术后肠蠕动功能较易恢复。
2.2根据患者活动规律选择灌肠时间患者如在白天保留灌肠,药液会因活动、进食刺激肠蠕动,或在排小便时腹压增加一同排出,药物保留时间短,因药物不能保留吸收,患者质疑治疗方法。文晓芸[10]在治疗慢性盆腔炎时,治疗组保留灌肠选择在睡前排净大小便后保留灌肠,这样患者可卧床休息,能减少灌肠后的不适,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对照组在白天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其方法简单,患者容易接受, 也可在家中自行操作。
, http://www.100md.com
2.3根据临床择优选择灌肠间隔时间灌肠间隔时间是影响疗效的关键[11],中药药味众多,很难测定其半衰期时间,只能在临床实践中总结择优灌肠间隔时间,李瑞琼等[12] 对先天性巨结肠术后灌肠次数及灌肠间隔时间进行研究,收到满意疗效。常规组:qd或q12h,直到治愈。改进组:q4h 灌肠直到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大便颜色、气味恢复正常,腹胀缓解,进食无呕吐后灌肠循序渐减(q6h→q8h→q12h→qd)至食欲恢复正常,仍每日一次灌肠,持续1~2 个月。
2.4根据调理五脏最佳时机选择灌肠时间中医的子午流注中讲到,肝胆在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最兴盛,各个脏腑的血液都经过肝,此刻肝脏的解毒作用也达到了最高峰,故临卧时中药灌肠给药效果最佳;同时根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气机升降规律基础上,顺应人体自身的生理病理节律变化择时灌肠[13]。,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