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第1页 |
参见附件(1796KB,2页)。
【摘 要】 目的:观察风险管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91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392例,实施重点环节风险管理模式;观察组1520例,实施细节风险管理,对护理行为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护理临床效果,及病人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护理事件发生率,纠纷发生率,投诉率及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细节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事件发生率、纠纷发生率及投诉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儿科护理;风险管理,细节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24-0143-02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大众的维权意识、健康意识逐渐提高,对医疗护理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防控护理风险成为医院质控重要内容之一。儿科收治患者特殊,患儿自主行为能力低,主诉能力差,病情变化发展迅速,耐受差易致不良结局,存在诸多潜在的护理风险。此外,一旦发生护理不良事件与不良结局,患儿便可能情绪失控,引发护患纠纷甚至是医患冲突,儿科成为护理纠纷高发科室。为提高护理质量,笔者对1520例患儿行细节风险管理模式,取得一定疗效,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儿科护理的291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护理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1392例,男性784例,女性608例,门诊1119例,住院273例;观察组患儿1520例,男性861例,女性659例,门诊1204例,住院31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21 对照组采取原有的护理行为风险管理办法 主要模式为重点环节管理:① 输液室管理,应用“四部巡视法”,重点关注穿刺效果、输液不良反应预防与应急处理;②围手术期间护理,注重落实患儿家属知情权,详细告知手术目的、方法、疗效、风险、费用等情况,以便争取患儿家属理解;③急诊室接待,关注绿色通道,急诊室接待护士应具有较高的应急能力,做好家属安置工作,尽快落实绿色通道;④住院部日常护理,关注用药安全、疼痛护理。
122 观察组从细节出发,对护士行为进行全面干预 具体方法如下:①注重信息交流质量与和谐护患关系的建立:建立标准化问答体系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796KB,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