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6年第1期
编号:12759712
编制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12例临床观察(1)
http://www.100md.com 2016年1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6年第1期
     【摘 要】 目的:观察编制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12例,比较术前、术后VAS评分、ODI评分、椎体前缘高度及伤椎Cobb角差异。结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明显改善,均未出现骨水泥漏,术前、术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SSEL-X编织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OCVFs可明显缓解疼痛,改善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椎体高度,同时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关键词】 OCVFs;VESSEL-X;椎体成形术;骨水泥渗漏

    【中图分类号】R683.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1-0058-02

    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OCVFs)是老年常见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负担,危害很大[1-2] 。目前治疗OCVFs时椎体成形术(PVP、PKP)以其具有快速有效镇痛作用在临床上推广迅速,但同时也存在骨水泥渗漏及椎体高度不能有效恢复及维持等缺点,VESSEL-X编织囊袋的产生则可大大降低该类手术的风险,提高手术安全性,获得更好的功能恢复[3-4] 。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以OCVFs行VESSEL-X编织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患者12例,年龄57~76岁,平均年龄66岁,共13个椎体(其中T10椎体1例,T11、T12椎体各2例,L1椎体4例,L2椎体1例,L4椎体2例;女性7例,男性5例。记录术前、术后VAS评分、ODI评分及相关影响学检查数据。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损伤后疼痛在2周内,明确新鲜骨折;②外伤后疼痛明显,变换体位时疼痛剧烈,经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③无神经及脊髓损伤表现;④老年,骨密度检查示骨质疏松。排除标准:①未达到纳入标准者;②转移瘤、结核等造成的病理性骨折者;③合并严重心血管、血液系统疾病不能耐受手术者;④存在感染者。

    1.3 评价标准 VAS评分[5]:即视觉模拟评分法。具体做法是:在纸上划一条10cm的横线,横线的一端为0,表示无痛;另一端为10,表示剧痛;中间部分表示不同程度的疼痛。让病人根据自我感觉在横线上划一记号,表示疼痛的程度。

    ODI评分[5]:共10个条目,每个条目得分0~5分,分数越高表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将条目得分累加后计算占总得分(50分)的百分比,数值越大,表示功能障碍越严重。

    1.4 治疗方法 术前完善相关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并得到患者及家属同意;俯卧位,C型臂透视定位病椎;常规消毒铺巾,局麻成功后,均行单侧穿刺,透视下将穿刺针经椎弓根穿刺至椎体(以骨折区域为中心),垂直植入Vessel-X编织囊袋,透视见位置良好,将骨水泥(均为PMMA)搅拌后倒入加压器,透视下加压灌注骨水泥,观察编织囊袋的膨胀情况,至编织囊袋膨胀后现周围性渗出后停止注射,待骨水泥凝固后旋转导针,使之与囊袋分离,拔出导针;再次透视明确骨水泥位置。如图: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加减标准差(x±s)表示,手术前后计量资料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卡方检验。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2例患者手术顺利,安全返回病房。10例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明显,2例术后疼痛缓解,周围肌肉仍疼痛,给予外用药物治疗后行走出院,术前与术后(术后立即与术后24h)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临床中疼痛改善明显,术后立即与术后24h VAS评分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术后24h ODI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临床中术后功能改善明显;术前及术后(术后立即与术后24h)影像学检查椎体高度及Cobb角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立即与术后24h椎体高度及Cobb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即临床中高度丢失情况可控;上述病例均未出现骨水泥漏。见表1。

    3 讨论

    在未来40年,我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随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也将越来越高,其严重的并发症是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家庭负担,目前保守治疗以镇痛药、卧床及进行对应的抗骨质疏松治疗为主,常常面临疼痛进一步加重、深静脉血栓(DVT)、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而不能耐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则创伤大、并发症多[4] 。

    1984年PVP最先由法国Galibat和Deramond应用于椎体血管瘤[6],并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美国,成为治疗疼痛椎体损害的常用方法[7],但PVP有许多不足之处,尤以骨水泥渗漏、椎体高度不能有效恢复较为突出,据报道骨水泥渗漏率高达11%~56%[8],一旦向椎管内渗漏造成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或灼伤,结果常常是灾难性的。

    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KP)通过球囊扩张椎体空间,使得椎体高度得到一定程度恢复,改善脊椎后凸畸形,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的风险,但是仍有渗漏(4.8%~39%)[8]及有效高度不能维持的缺点。

    编织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通过椎体成形穿刺设备配合可编织囊袋,向囊袋内灌注骨水泥,使高分子网层结构的囊袋包裹大部分骨水泥,从而恢复椎体高度,并在囊袋完全填满后不再膨胀,后续注入的骨水泥逐渐渗出网格外,形成中心压力高、外周压力小的洋葱效应,同时渗出的骨水泥与骨组织耦合,形成狼牙棒效应,这种方式不仅很好的控制骨水泥的分布,并维持骨水泥填充后囊袋形态,维持已恢复的椎体高度。

    总之,编织囊袋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OCVFs中可明显的缓解疼痛,改善患功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及维持椎体高度,同时避免骨水泥渗漏的发生。但本次研究病例少,需要进一步开展大数据研究。, http://www.100md.com(高琼 郝延科)
1 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