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6年第4期 > 正文
编号:12835795
张娟教授治疗瘿病验案一则
http://www.100md.com 2016年4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6年第4期
     【摘要】张娟教授根据瘿病的发病特点,认为情志不畅为瘿病的始动因素,其进展大致可分为肝郁气滞期、痰凝血瘀期、气阴两虚期三个阶段,并分别予以逍遥散加减,温胆汤加减,生脉散或玉屏风散加减治之,同时强调情绪的调节需贯彻该病治疗的始终。

    【关键词】瘿病;辨证施治;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6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033-02

    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古书中亦有瘿、瘿瘤、瘿气、瘿囊等名。张娟教授根据现代人生活方式特点,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来的临床实践,总结出该病迁延进展的主要三个阶段及其治法,临床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1病因病机

    瘿病,首见于《诸病源候论·瘿候》:“诸山水黑土中,出泉流者,不可久居,常食令人做瘿病,动气增患”。《济生方》云:“夫瘿瘤者,多由喜怒不节,忧思过度,而成斯疾焉”,说明古代医家已认识到瘿病的发生与情志、水土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认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是瘿病的基本病机,正如《外科正宗·瘿瘤论》:“夫人生瘿瘤之症,非阴阳正气结肿,乃五脏瘀血、浊气、痰滞而成”,治以“行气、化痰、活血”为原则,书中所载海藻玉壶汤等名方,至今仍为临床所沿用[1]。张娟教授认为“百病皆从气生”,情志不畅为该病的始动因素,长此以往肝气不得疏泄,全身气机不得条达,气血运行不畅,凝滞搏结于颈前而发为此病。

    2辨证施治

    2.1肝郁气滞期《类经·疾病类》云:“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顺逆缓急,无不因气而生,故百病皆生于气”[2]。气机郁滞多由情志不遂而肝气不舒所致,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如若情绪不能得到及时宣泄,日久则可“发愤生瘿”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16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