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313510
壮医外治法治疗胃脘痛的研究概况(1)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第3期
     【摘 要】 民族医学在胃脘痛的诊疗防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壮医外治疗法在改善患者胃脘痛临床症状及提高患者预后方面效果显著。文章总结壮医外治疗法在胃脘痛诊疗方面的应用,以期为胃脘痛的诊疗提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壮医外治法;胃脘痛;研究概况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6-0045-03

    胃脘痛的壮医命名为:心头痛(壮文: Simdaeuzin),属壮医谷道病范畴,是以脐上剑突下胃脘处经常出现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胃痉挛、胃下垂、胃癌、胃肠神经官能症等范畴。胃脘痛是消化系统中的常见病及多发病[1],其病程缠绵难愈,病情反复多变[2],其病因错综复杂。林辰[3]认为本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体正气虚弱,风、湿等毒邪侵入人体,滞留于谷道,使谷道不通,天、地、人三气不同步而出现此病。黄汉儒等[4]认为凡外感寒邪,饮食损伤,情志失调,脏腑功能失调等,均可使谷道失养,或阻滞不通,气血失衡,以至于谷道調节和化生枢纽脏腑功能失职,导致天地人三气不同步运行而发为本病。黄瑾明等[5]认为是机体正气虚弱,风、寒、湿、热等毒邪侵入人体,滞留于谷道,使谷道不畅,致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为本病 ......
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4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