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8年第3期
编号:13313514
滋阴清热法治疗手足汗症验案举隅
http://www.100md.com 2018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8年第3期
     【摘 要】 疗效明显,并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诊治心肾阴虚型的手足多汗症时顾及到主证和兼证两个方面,在对疾病整体把握和灵活辨证的基础上遣方用药,施以对饮食作息加以改善。

    【关键词】 滋阴清热法;手足汗症;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R255.9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8)06-057-02

    手足汗症,在中医学属于“汗证”范畴。中医对“汗”的理解,《素问·阴阳别论》云:“阳加于阴谓之汗”,指出汗出乃阳气蒸化,津液出于体表而成。适量出汗能疏通腠理,抗御外邪,调整气血,平衡阴阳,汗出过多则耗上阴液,气随汗泄,重者阳随阴脱。《医宗必读·汗》云:“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而肾主五液,故汗证未有不由心肾虚而得者。”现代医学上常称做为“局限性多汗症”,目前西医往往采取内科药物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但均有其局限性[1]。针对于心肾阴虚类型的手足汗症,多采用滋阴清热法治疗。

    1 病因病机

    中医对于汗的生成,在《素问·阴阳别论》中已有“阳加于阴谓之汗”的概括。所谓“阳加于阴谓之汗”,即汗的产生,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阳,即阳气对阴津的温煦、鼓动和蒸化是汗液产生的动力;阴,阴津,《素问·评热病论》云:“汗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5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