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徐经世从“伏邪”论治内伤发热的经验探析(2)
3 徐老从“伏邪”论治发热的常用治法伏邪致热的病机以热毒、郁热、积损内伏,或邪伏少阳、枢机不利,或邪伏阴分、阴虚发热,终致气血阴阳失衡而发热。因此,治疗上徐老运用“转枢少阳”、“益气养阴”、“清热解毒”等治法,取得良好疗效。
3.1 转枢少阳 少阳为枢,邪正交争之地,故徐老善用小柴胡汤转枢少阳,认为本方为退热之圣剂。但在温病学派之后,此方的应用有一定的争议,主要认为其有“柴胡劫肝阴”之弊。徐老在临床应用中并不拘泥于寒温派系之争,倡导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相结合,临床巧用小柴胡汤,可收升降协调、疏利三焦、调达上下、宣通内外、和畅气机之功。临床运用中不可完全原方套用,须根据病机病位的不同加减化裁。如热毒内伏,邪及少阳之证多配伍白虎汤、犀角地黄汤;郁热内伏者,多配伍逍遥散或一贯煎;若邪伏阴分,阴虚发热之证多配伍青蒿鳖甲汤、生脉饮或竹叶石膏汤。徐老在临床实践中以创造性的思维,对古方根据病症特点加减化裁甚至重新组合,或是用其法而不用其药,临床实践每多出奇效。
3.2 益气养阴 伏邪化热,最易伤津耗气,气阴两伤津液不足时致少阳不和,营阴郁热无法外透,而致低热反复。因此徐老认为顾护阴液,扶正达邪也是治疗伏邪的原则。方剂常选用生脉饮、竹叶石膏汤,药用太子参、北沙参、杭麦冬等养阴增液的中药,以期阴液恢复,从而有利于透邪外达。
3.3 清热解毒 临床上见热毒内蕴、入于营阴,僅用转枢少阳、益气养阴之法,往往热势难退,故徐老予以清热解毒之法,常用羚羊角、水牛角、人中黄,甚至安宫牛黄丸等药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93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