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腹痛临床体会
【摘 要】 慢性腹痛的病机多为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经脉痹阻,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治疗过程中根据辨证论治原则,审证求因标本兼治,气血双调,临床疗效明显。【关键词】 慢性腹痛;气虚血瘀型;益气活血法
【中图分类号】R249.8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8)16-0080-02
腹痛是临床极为常见的一个症状,是指剑突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发生疼痛,属中医“腹痛”范畴。而慢性腹痛病因复杂,起病缓慢,病势缠绵,呈慢性经过,病程长,时发时愈,往往反复发作多年。临床内科多常见于慢性胰腺炎、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不完全性肠梗阻、肠黏连、肠系膜和腹膜病变、功能性腹痛综合征等,西医治疗多以单纯止痛为主,复发率较高,而中医学对本病有独特的病理认识和丰富的有效治疗方药,如清代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曰:“血家腹痛,多是瘀血……然有气痛者,以失血之人,气先不和……宜逐瘀汤类治之。”笔者运用此法治疗慢性腹痛颇有心得,现报告如下。
1 病因病机
慢性腹痛多因饮食、情志等因素致脾胃气虚,运化功能减退,气的推动功能降低,气血运行不畅,血脉瘀阻不通,不通则痛;脏腑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经脉痹阻,脏腑经脉失养,不荣而痛。笔者在临床将调气活血法用于慢性腹痛患者疗效明显。慢性腹痛患者一般具有以下表现:疼痛部位不固定,时轻时重,忽而攻冲作痛,按之不适,忽又痛处不移,状如针刺,夜间加重,舌色紫,脉象细、涩等;面色无华或萎黄,其唇色较为暗淡,腹痛得食可缓,尤喜温暖,虽在夏季仍喜热饮等。因劳则气耗,气耗则血瘀更甚,一般劳累后或者情志不畅时疼痛加重。
2 临床治疗
2.1 审证求因,通因通用 慢性腹痛患者初病多在气,久痛入络;若痛久不愈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90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