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3期
编号:13390366
语言人类学视域下傣药命名的医药文化内涵探析(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3期
     傣族多聚居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高温多雨,气候炎热潮湿,火塔、水塔易患疾病,因此清热解毒退热类药物常常被使用。傣药中,此类药物占有相当的比重,且命名往往直接体现了药物功效,如:“皇曼(马蓝)”,傣语“皇”指“热病”,傣医认为此药治热病有较好的疗效。因其药效显著,民间传说其是药祖“龚麻腊别”传下的专治热病的好药。再如“皇丈(火焰花)”,也是民间常用的治热病疗效好的药物,因疗效显著,往往也被认为是药祖“龚麻腊别”传下的专治热病的好药;“皇旧(禮肠)”,有较强的除风、解毒之功效而得名;“皇亮(血苋)”,有清火解毒,凉血止血的功效。

    3.2 药食同源 有许多傣药被傣族当做饭桌上的日常所食,具有食物、药物的双重身份,有防治疾病,强身保健的功效,而这在药名中也多有所体现。如傣药中多有以“帕”命名的药物,意为“用做蔬菜”。“帕利”,中药名“旋花茄”。这是傣族人民常吃的蔬菜,一般用其嫩叶裹上蛋液放入油锅中炸熟食用 ......
上一页1 2 3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357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