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5期
编号:13424279
浅析《外科正宗》论治悬痈(2)
http://www.100md.com 2019年5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5期
     3 治疗

    陈实功认为“外科者不可不兼明内科”。对于悬痈,陈氏主张外证内治,运用消、托、补三法辨证论治。悬痈初起时以汗、下、清等消法为主并兼顾托毒排脓,消托并举;虚者成脓时以补法、托法为主,即以补气血、调脾胃为要[7]。

    3.1 悬痈初起 “初起寒热如疟,喜覆衣被,……新肉不生,峻补脾胃[2]。”陈实功认为悬痈初起往来寒热,喜覆衣被,口干喜热饮者,应予解表发汗之剂。若脓成而焮热疼痛,口干发热而喜冷饮,大便干结者,应予清热泻火之剂。若日久脓成不溃而肿痛者,应刺破脓头,并予补托之法。若溃后脓液清稀如水,阴虚内热而不退,肿胀疼痛而难消者,应予滋阴健脾之法。若疮口溃后不收,饮食减少,漫肿不消,新肉不生者,应予补益脾胃之剂。

    在悬痈初起之时,陈氏以祛邪气、通气血为主,旨在祛除邪气的同时,宣通经络气血,促进气血的运行,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书中指出患者初得悬痈之时“悬痈初起,状如莲子,红赤渐肿,悠悠作痛者[6]。”陈氏以滋阴八物汤(方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牡丹皮、天花粉、甘草、泽泻、大黄、灯芯草等组成)为悬痈初起的主方,方中加入清热泻火、凉血解毒药,及行气活血药(川芎、当归、牡丹皮),旨在祛除风、湿、火、热等邪气的同时,能理气活血止痛,托毒外出,从而起到以通为治,以消为用的治则。通过分析该方的组成功效,笔者体会到陈氏在治疗悬痈阴证时,常于四物汤的基础上加黄芩、泽泻、天花粉等清热解毒、泻火消肿之品 ......
上一页1 2 3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401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