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 2019年第10期
编号:13403609
基于数据挖掘《中医方剂大辞典》治疗瘟疫用药规律探讨(3)
http://www.100md.com 2019年10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第10期
     中医关于瘟疫的最早记载于《素问·热论篇》就有“五疫之至, 皆相传染, 不问大小, 症状相似, ……”。后经我国明末著名的温病学家吴有性 (1582~1652) , 字又可于1642年所著的一部专论瘟疫之书《瘟疫论》,该书极大地丰富了我国传染病学理论[9],并明确指出瘟疫由一种“疠气”造成。清代瘟疫学家刘奎的《松峰说疫》,将瘟疫分为温疫、寒疫与杂疫三大类,治疗上温(热)疫以清热解毒为主,寒疫以散寒解毒为要[10];林珮琴《类证治裁》亦有相关论述:“疠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当代医家盛增秀认为湿热之邪在疫病发病中占有重要地位,以清热袪湿、辟秽解毒法治疗疫病,取得良好效果[11]。当代通过对SARS的治疗以清热解毒为主,并从中发现“根据患者病情,与祛湿、化痰、辟秽、活血、益气等药物配合应用,对于病情的向愈起到积极的作用[12]。本次数据挖掘规律分析来看,以清热燥湿、泻火养阴、顾护脾肺的药物为主,符合古今用药规律,对临床治疗起到启示和借鉴作用。

    3.1 高频药物使用分布分析 使用频次前3位的药物有甘草(120次)、大黄(61次)、黄芩(59次)。甘草有益气补中、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的功效 ......
上一页1 2 3 4下一页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17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