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8年第3期
编号:11599262
壮族医药卫生习俗述略(2)
http://www.100md.com 2008年3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8年第3期
     饮。”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对鼻饮的方法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邕州溪峒及钦州村落,俗多鼻饮。鼻饮之法,以瓢盛少水,置盐及山姜汁数滴于水中。瓢则有窃,施小管如瓶嘴插诸鼻中,导水升脑,循脑而下,人喉……饮时必口噍鱼酢一片,然后才安流入鼻,不与气相激。既饮必噫气,以为凉脑快膈,莫若此也。”这种奇特卫生民俗包含着物理降温和粘膜给药等科学因素,对鼻病、喉病、呼吸系统病症,都有一定疗效。

    4.3 嚼槟榔:在广西龙州、防城、上思和宁明等地的壮族村庄里,盛行着“客至不设茶,唯以槟榔为礼”的习俗。徐松石《粤江流域人民史》说:“壮人喜食槟榔及蒌叶,现在两粤此风仍盛。”《平乐县志》说:当地“气多痞瘴,槟榔之嚼,甘如饔飧”。从药用价值看,槟榔能辟秽除瘴,行气利水,杀虫消积。可以说壮族人民嚼食槟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槟榔来防治瘴气。

    5 饮食养生习俗

    5.1 岁时饮食:壮族地区自古以来就有注重岁时饮食养生的习俗,如正月底采白头翁、艾叶,和米为粽,白头翁、艾叶均为壮医常用药物;三月三人们多采金银花、青艾等制成糯米糍粑,传说吃此糍粑能去疾病而身体健康;四月八日为浴佛节,习俗炊乌米饭,食之以辟疫;五月五老少饮菖蒲酒、雄黄酒以辟疠疫。壮族岁时饮食养生的习俗,既讲究食物的调养,又讲究药物的作用,符合壮医养生保健的精神,深受群众的欢迎。

    5.2 壮族药膳:壮族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不少由食物、药物和调料组成的具有防病治病、强身益寿的药膳。如龙虎斗(蛇、猫)、龙凤会(蛇、鸡)、三蛇洒(眼镜蛇、金环蛇、灰鼠蛇);又如流行于右江一带的“果粑” (牛奶果、糯米)、“花团” (糯米、南瓜花、花生、芝麻、猪排骨)。由于壮族地区新鲜草药和动物药十分丰富,因而常用鲜草药和血肉有情之品治疗疾病,例如:以山羊肉、麻雀肉、鲜嫩的益母草、黑豆相互配合作饮食治疗,可以防治妇女不孕;各种蛇肉汤或穿山甲汤或乌猿酒,可以防治骨关节疾患,历年不愈者;猪肉或老母鸭、水鸭、鹧鸪肉煲莲藕可以防治阴伤干咳等等。

    总之,壮族医药卫生习俗内容丰富,大多源于生活,朴实无华,是壮族人民灿烂的传统文化中的健康部分,并成为一种特殊的记载和传录方式,在壮医药传承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百拇医药(庞宇舟)
上一页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