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09年第8期
编号:11782420
肺心病合并脑梗死15例临床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09年4月15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2009年第8期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5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心病合并脑梗死发病率4.9%,治疗有效率82.6%。患者表现多不典型,确诊治有赖于CT检查。结论: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及时进行CT检查对明确诊断极为重要。

    【关键词】慢性肺心病;脑梗死;临床特点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08-0118-01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和脑梗死均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肺心病合并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极易被肺心病的其他合并症所掩盖,造成误疹。现将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确诊的15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 http://www.100md.com
    1.1一般资料我院2001年1月~2007年10月共收治469例肺心病患者,均符合199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经头颅CT脑梗死23例,占4.9%,男15例,女8例,年龄58~81岁,平均68.7岁。23例肺心病合并脑梗死患者,基础疾病均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脑梗死发生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18例、缓解期5例。合并症包括:脑动脉硬化、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钠血症、呼吸衰竭肺性脑病和低渗性脑病。

    1.2临床表现咳嗽、咳痰23例(100%),发热8例(34.7%),呼吸困难14例(60.8%),胸闷心悸13例(56.5%),双下肢水肿16例(69.5%),左心衰3例(13%),全心衰2例(8.6%)高血压9例(39.1%)。神经系统表现:头晕头痛17例(73.9%),反应迟钝7例(30.4%),失语8例(34.7%),嗜睡7例(30.4%),昏迷3例(13%),肢体不同程度偏瘫10例(43.4%),精神症状7例(30.4%)。

, 百拇医药     1.3辅助检查头颅CT扫描:脑梗死病灶的分布位于基底节区12例(52.1%),脑叶7例(30.4%),丘脑1例(4.34%),小脑1例(4.34%),多发性脑梗死2例(8.6%);病灶多呈圆形、卵圆形、带形或楔形低密度影,以位于基底节区、脑叶多见,面积4.1~35.3㎝2,其中大于15㎝2的15例(71.4%)。眼底检查:9例单侧或双侧视乳头轻微水肿。实验检查:(1)血象:RBC4.5~6.5×1012/L,>5.5×1012/L15例;HB135~203g/L,>165g/L5例;红细胞压积0.45~0.73,>0.5者18例;血液黏度增高(>5.0)21例。(2)动脉血气分析:PaO25.6~7.1kPa,平均6.3kPa,PaO26.8~9.7kPa,平均8.1kPa(1kPa≈7.5mmHg)。

    2结果

    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同时,给予改善脑循环,改善血黏度,抗自由基,挽救缺血区半暗带及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23例中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4例,有效率82.6%(19/23);死亡4例,病死率17.3%(4/23),其中3例死于多器官衰竭,1例死于呼吸衰竭。
, 百拇医药
    3讨论

    3.1发病机制肺心病及脑梗死均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脑动脉硬化,以上均为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肺心病易合并脑梗死的原因可能因素:(1)肺心病患者由于慢性缺氧致红细胞增生,红细胞压积增大,聚集性增高,变形性降低,血黏度增高,血流阻力增大,导致循环障碍,而循环障碍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1]。(2)血管内皮受损,使血小板黏附聚集性增强,增加了全血粘度[2,3]。(3)肺心病存在高凝状态,是脑梗死发生及发展的重要因素。(4)肺心病急性期抗凝血酶及抗纤溶系统功能下降,可促发脑梗死[4]。(5)肺心病患者因心衰缺氧常常卧床,血流缓慢易形成静脉血栓,且心排出量下降,脑动脉供血不足致血流缓慢易形成血栓。(6)肺心病患者在急性发作期缺氧、二氧化碳潴留、发热、多汗、加上应用利尿剂及脱水剂使血浓缩、血黏度增高,易发生脑梗死。

    3.2诊断与治疗本组资料显示,肺心病并发脑梗死的发生率为4.9%,多发生于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其临床表现多不典型,意识障碍明显多见,神经、精神症状易被误诊为肺性脑病或电解质紊乱而延误诊治。易并发多脏器功能衰竭,疗效差,病死率高。因此,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包括以下措施:(1)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纠正缺氧,改善通气功能,控制感染,扩张血管、降低动脉压,改善心肺功能。(2)在脑梗死急性期内要注意防治脑水肿,清除自由基,首选白蛋白,并配合小剂量甘露醇(每次125ml快速静滴,视病情每天1~2次)或甘油果糖,可避免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应避免输全血或新鲜血浆,以免增加凝血因子。(3)在消除水肿的基础上,可加用脑保护剂、活血化瘀药及改变红细胞变形能力的药物,以挽救缺血半暗带、改善脑循环、血黏度,如1,6-二磷酸果糖、依达拉奉、脑活素、灯盏花素、己酮可可碱等。(4)如合并昏迷,可加用纳洛酮注射液治疗,可催醒、解除呼吸抑制、促进二氧化碳排出、提高脑灌注压以及逆转β内啡肽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5)根据血液流变学变化,早期应用华法林、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或小剂量肝素抗凝治疗。
, 百拇医药
    3.3预防(1)早期干预各种高危因素,如血液高凝状态、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2)积极治疗基础疾病,及时控制感染、纠正缺氧及二氧化碳潴留,预防肺性脑病发生加重循环功能障碍。(3)正确适量地使用利尿剂、脱水剂及血管扩张剂。(4)应用抗凝药综合治疗,可输肝素25~50mg或前列腺E0.1mg,既可降血液黏稠度,亦可降肺动脉高压。(5)治疗过程中,若出现不能用基础疾病或伴发症解释的神经、精神症状尤其是意识障碍,应高度警惕并发急性脑梗死的可能,及时进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6)在病情允许情况下适量活动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形成。(7)注意饮食结构,合理饮食。

    参考文献

    [1]秦燕春.肺心病患者血液流变性特点及临床意义[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03,13(2):143.

    [2]罗贤智.肺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血液流变学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10-11.

    [3]马海英,王承敏.急性大面积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治疗[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4):433-434.

    [4]柯承胜.肺心病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与抑制物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华血液杂志,1993,14(3):263-264.

    (收稿日期:2009.02.12), 百拇医药(董志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