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
【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资料: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75例;方法: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及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配合补钙综合的方法;结果:总有效率为91%;讨论:3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疗效显著。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直流电;药物离子;中药电腾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16-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34例、女41例;年龄50~75岁;其中单侧发病42例、双侧33例。病程2~21年。X线表现:11膝见髌骨关节面软骨下骨质致密、不光滑或有囊性变、边缘骨质增生;54膝见股胫关节间隙狭窄、不对称、边缘骨质增生;8膝表现为全关节病变,其中6膝伴有多块关节内游离体;伴有积液者19膝。
1.2诊断标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临床+放射学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X线片示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有骨摩擦音。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根据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标准分级。0级:正常;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排除Ⅳ级以上患者。
1.3方法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患者仰卧,暴露膝关节,操作者用DRL型直流感应电疗机,输出电压为50~100V,电流强度50~100mA,选择一对200cm2长方形衬垫和铅板(铅板稍小于衬垫),用水浸湿衬垫,将铅板装入衬垫备用;将浸有高纯度中药电导药液的绒布置于膝关节疼痛明显处,其上放置备好的电极衬垫接阳极,浸有原醋液的绒布置于对侧,其上放置备好的电极衬垫接阴极,用固定带固定好。绒布要求厚1mm,与皮肤紧密接触,打开开关,缓缓调整剂量,逐渐增至感觉阈上。一般电流密度5~10mA/cm2,每日1次,每次20~25min。14次为1个疗程。中药电腾治疗方法:操作者用910电腾疗垫(2型)包裹于膝关节周围,先用高热档治疗,感觉温度舒适后,调至中档,每日1次,每次30min。14次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乐力或其他钙剂,每日1次,长期服用,且同时调整饮食为高蛋白、高维生素、优质钙饮食。A组予综合治疗,B组予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治疗;C组予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
2结果
2.1疗效标准因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X线所见变化不大,故仅以症状和部分体征作为观察指标。①优:临床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关节内摩擦音明显减轻;②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减轻,或所伴关节内积液消失,上下楼轻度困难;③有效:临床症状仍有部分存在,但较前减轻;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
2.2结果本组75例病人,随访3~20个月。其中优38例、良21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保守治疗中,以改善局部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肌萎缩,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提高膝关节功能为目的。笔者用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治疗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通过直流电的电场作用和直流电的原理将特制高纯度中药电导剂导入机体,在皮内形成药物“离子堆”,作用时间比注射或口服持续时间长,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抑制增生的作用。中药电腾治疗的温热效应和所含中药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和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促进了关节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粘连、浸润、渗出物等病理产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除湿消炎、通络止痛、恢复功能的作用。中老年人适量补充钙剂,能增加骨质致密度、坚硬度,促进骨质疏松的恢复,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观察显示,3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配合补钙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膝关节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能表现出其的绝对优势,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具有无痛苦,疗效好,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等优势,特别是在治疗早、中期上面优势更为明显。对于晚期患者,年龄较大,膝关节功能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时,手术疗法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因此结合中西医两方面的优势,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个发病时期,制定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应该是目前乃至以后的一个研究与努力的方向。同时对膝关节OA大量基础方面的研究,如关节软骨和滑膜NO含量变化、细胞炎性因子的作用、软骨细胞DNA含量和蛋白多糖合成变化等,在分子水平对该病认识已达较高层次,但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不能较大程度地修复已有的组织缺损。不久的将来软骨工程,软骨细胞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并与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相互结合,使OA的治疗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收稿日期:2009.04.16), 百拇医药(幸炳泉)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直流电;药物离子;中药电腾
【中图分类号】R59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0-0116-01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75例,男34例、女41例;年龄50~75岁;其中单侧发病42例、双侧33例。病程2~21年。X线表现:11膝见髌骨关节面软骨下骨质致密、不光滑或有囊性变、边缘骨质增生;54膝见股胫关节间隙狭窄、不对称、边缘骨质增生;8膝表现为全关节病变,其中6膝伴有多块关节内游离体;伴有积液者19膝。
1.2诊断标准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临床+放射学标准):①近1个月大多数时间有膝痛;②X线片示骨赘形成;③关节液检查符合骨性关节炎;④年龄≥40岁;⑤晨僵≤30min;⑥有骨摩擦音。满足①+②条或①+③+⑤+⑥条,或①+④+⑤+⑥条者可诊断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同时根据Kellgren-Lawrence放射学标准分级。0级:正常;Ⅰ级:关节间隙可疑变窄,可能有骨赘;Ⅱ级:有明显骨赘,关节间隙可疑变窄;Ⅲ级:中等量骨赘,关节间隙变窄较明确,有硬化性改变;Ⅳ级:大量骨赘,关节间隙明显变窄,严重硬化性病变及明显畸形。排除Ⅳ级以上患者。
1.3方法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疗法:患者仰卧,暴露膝关节,操作者用DRL型直流感应电疗机,输出电压为50~100V,电流强度50~100mA,选择一对200cm2长方形衬垫和铅板(铅板稍小于衬垫),用水浸湿衬垫,将铅板装入衬垫备用;将浸有高纯度中药电导药液的绒布置于膝关节疼痛明显处,其上放置备好的电极衬垫接阳极,浸有原醋液的绒布置于对侧,其上放置备好的电极衬垫接阴极,用固定带固定好。绒布要求厚1mm,与皮肤紧密接触,打开开关,缓缓调整剂量,逐渐增至感觉阈上。一般电流密度5~10mA/cm2,每日1次,每次20~25min。14次为1个疗程。中药电腾治疗方法:操作者用910电腾疗垫(2型)包裹于膝关节周围,先用高热档治疗,感觉温度舒适后,调至中档,每日1次,每次30min。14次为1个疗程。综合治疗:在以上治疗的同时每日口服乐力或其他钙剂,每日1次,长期服用,且同时调整饮食为高蛋白、高维生素、优质钙饮食。A组予综合治疗,B组予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治疗;C组予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
2结果
2.1疗效标准因膝骨性关节炎治疗前后的X线所见变化不大,故仅以症状和部分体征作为观察指标。①优:临床症状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关节内摩擦音明显减轻;②良: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疼痛减轻,或所伴关节内积液消失,上下楼轻度困难;③有效:临床症状仍有部分存在,但较前减轻;④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较治疗前无变化。
2.2结果本组75例病人,随访3~20个月。其中优38例、良21例、好转1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
3讨论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保守治疗中,以改善局部循环,缓解关节疼痛,改善肌萎缩,增加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提高膝关节功能为目的。笔者用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治疗具有直流电和药物的综合作用,通过直流电的电场作用和直流电的原理将特制高纯度中药电导剂导入机体,在皮内形成药物“离子堆”,作用时间比注射或口服持续时间长,可以促进患部的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组织的修复,防止肌肉萎缩,从而达到消炎镇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抑制增生的作用。中药电腾治疗的温热效应和所含中药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和增加膝关节周围的血液供应,促进了关节及其周围的慢性炎症、粘连、浸润、渗出物等病理产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活血化瘀、除湿消炎、通络止痛、恢复功能的作用。中老年人适量补充钙剂,能增加骨质致密度、坚硬度,促进骨质疏松的恢复,减轻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临床观察显示,3种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直流电药物离子透入加中药电腾配合补钙综合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显著。是目前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一种有效方法。膝关节OA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每种治疗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并不能表现出其的绝对优势,但中医药在治疗该病上具有无痛苦,疗效好,副作用少,疗效持久等优势,特别是在治疗早、中期上面优势更为明显。对于晚期患者,年龄较大,膝关节功能较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时,手术疗法应该是一种较为合理的方法。因此结合中西医两方面的优势,针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各个发病时期,制定出一套系统化、规范化、合理化的治疗方案,应该是目前乃至以后的一个研究与努力的方向。同时对膝关节OA大量基础方面的研究,如关节软骨和滑膜NO含量变化、细胞炎性因子的作用、软骨细胞DNA含量和蛋白多糖合成变化等,在分子水平对该病认识已达较高层次,但目前大多数治疗方法不能较大程度地修复已有的组织缺损。不久的将来软骨工程,软骨细胞的研究有突破性的进展,并与基因工程技术、克隆技术相互结合,使OA的治疗达到一个理想的水平。
(收稿日期:2009.04.16), 百拇医药(幸炳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