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针法的临床研究进展(1)
【摘 要】 对近年来运动针法的临床应用进行概述,该疗法在筋伤疾病及痛症应用中较广泛,对非疼痛性疾病的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探索。【关键词】 运动针法;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R2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33-03
运动针法是针刺与躯干肢体运动相结合以治疗瘫痪、疼痛等病证的方法,也叫互动式针刺法、针刺运动疗法[1-2]。近年来运动针法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运动针法在临床的应用综述如下。
1 取穴、配穴方法
取穴可根据“运痛点”、“对应点”和“经脉循行路线上相应腧穴”3方面取用,或先运动后针刺,或运动针刺同时进行,或先针刺而后运动。何广新[3]认为治疗运动系统软组织损伤时常采用三种配穴方法:左右对称取穴,上下相应取穴和前后对应取穴。左右对称取穴是在患部的对侧相应部位取穴,病在左,右取之,病在右,左取之。这种方法适用于肩、肘、腕、指、髋、膝、踝趾关节的扭挫伤。上下相应取穴即病在上,下取之,病在下,上取之。这种方法适用于颈项部和腰部的扭挫伤。前后对应取穴即病在胸取之背,病在背取之胸,适用于胸背部撞击伤。
2 治疗筋伤疾病及痛症
2.1 颈椎疾病 吴忠源[4]为探讨运动针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73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