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2015年第9期
编号:12606757
中医药治疗心房颤动经验浅谈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1日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第9期
心悸,辨病与辨证结合
     【摘 要】 心房颤动病因多为老年人素体虚弱、禀赋不足、心中神明不能自主,致血行不畅,血脉瘀阻, 而怔忡之疾作焉,其病位在心,病机为本虚标实。本虚以气血虚为主,或兼有阴阳亏虚,标实以血瘀为主,或兼有痰饮,临床表现多为虚实夹杂证。治疗上应注重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法为主。

    【关键词】 心房颤动;心悸;辨病与辨证结合

    【中图分类号】R54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048-02

    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主要由于窦房结功能减退,或心脏传导功能障碍,心房异位起搏点应激性兴奋所致。笔者导师陆峰副教授辨治心房颤动具有较为独到的经验,临床疗效较好,现将其三则验案简介如下。

    1 病因病机

    房颤在老年患者及原有心血管疾病者中常见,主要为冠心病伴有心力衰竭多发,还可见于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炎等,其危害较为严重。房颤属于中医学“心悸”、“征忡”等范畴。临床表现可见于心悸、怔忡、胸痹、眩晕、虚损等病证中,脉象上阵发性房颤可出现解索脉、散、涩(短)、非促脉,持续性房颤可出现涩(短)脉,慢性房颤可出现结代脉[1]。严用和《济生方》中载“夫怔忡者此心血不足也。盖心主于血,血乃心之主,心乃形之君,血富则心君自安矣。”明确指出怔忡因心血不足所致。《丹溪心法》提出惊悸病本为心虚,在惊为痰,在悸为饮,认为心悸与痰扰心神有关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5580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