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伤寒论》经方辨治小儿咳喘疾病的临床体会(1)
【摘 要】 对张仲景之《伤寒论》关于治咳喘之经文、方药及其机理进行分析。认为治喘大法为发则治标,缓则治本;宣降肺气、祛痰化饮、理气和胃为治疗哮喘的主要治法。
【关键词】 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45-02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 百拇医药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四药相伍,宣肺清热,降逆平喘[5]。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张某,男,3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经治疗后发热止,鼻塞流涕消失,但咳嗽加重,开始有少许痰,无盗汗及腹泻,咳嗽每天3~5次。证见咳嗽明显,痰多色黄,黏稠难咯,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胸片:两肺纹理粗,心界正常。血常规:红细胞:6.0×1012/L,血色素:135g/L,白细胞:19.3×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21%。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诊断:支气管炎。治疗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3g,杏仁6g,石膏20g,紫菀9g,款冬花6g,甘草4g,3剂,水煎服。一剂后,病大减,二剂后无咳而愈。
[JP+1]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体会到,只要有肺热壅盛,就可应用该方,且收效明显,不必拘泥于一定有气喘的表现。如患儿咳声重浊,有黄痰(或有痰声),苔黄,脉数(指纹紫滞),此时患儿无喘息的表现,仍可用麻杏石甘汤。而在方药的应用上,笔者吸取儿科名医的经验,经过临床的摸索,认为可根据临证病人的情况予以加减。如平素体虚,以及未满周岁的小儿,服用方药后常出现汗多,甚至一日需多次更换衣衫的情况,此时可将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后者较前者发汗力弱,但宣肺平喘之功仍佳。而对于一些平素脾胃虚弱的患儿,进食稍凉则出现腹泻,甚至一日多次解水样便,此时可将石膏改为滑石清热,石膏清热从大肠走,而滑石清热从小便利。因此可减轻患儿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方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也有多位医家认为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可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调节,笔者认为这也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论治的精髓。[JP]
, 百拇医药
2 小青龙汤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两条均为上焦素有停饮,外感内伤,水津不布,痰饮内生,又风寒不解,外寒里饮相搏,壅滞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喘[6]。该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典型病例:王某,男,5个月,因“反复咳嗽、喘息1个月”就诊。1个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息,体温36.5℃,脉搏126 次/分,呼吸39 次/分,体重8 kg。证见鼻塞清涕,咳嗽痰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舌红。治以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细辛各3g、白芍、五味子、法半夏各6g,紫苏子、白芥子、黄芩、地龙、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各15g,三七、丹参各10g,黄芪20g,水煎服,分多次少量服用,治疗月余,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发作。
, http://www.100md.com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认为该证病机为外有伤寒,内有水饮,临床辨证准确,用之无不效验。在临床运用中,如外寒不著,或由寒饮化热的现象,可减少细辛的用量,同时干姜温中力强,在这种情况运用恐加重外寒化热的情况,临床常表现为患儿咽喉红肿疼痛,因此笔者在临床时将干姜改为生姜可避免温中助热力过强,同时可起到辛温解表散寒的作用,也收到满意效果。另外,笔者所在科室根据《伤寒论》理论,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制定协定处方就是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用温阳补肾药物而成,应用于寒性哮喘发作,哮喘患儿感寒后出现咳嗽,尚未喘息时,以及哮喘缓解期均有良好效果。
3 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7]。”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治以表里双解,重在解表,兼以清热[8]。该方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发汗、外散风寒,石膏清郁闭之里热;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9]。, 百拇医药(李博)
【关键词】 伤寒论;张仲景;哮喘;方剂;经方
【中图分类号】R272.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5)17-0145-02
《伤寒论》成书于东汉时期,是我国第一部理法方药完备、理论联系实际的临床著作,被历代医家奉为“医门之圣书”。它系统地揭示了外感热病及某些杂病的诊治规律,发展并完善了六经辨证的理论体系,从而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1]。长期以来一直有效地指导着历代医家的临床实践。笔者作为一名儿科医师,临床所见小儿外感病发病最高,这与小儿稚阴稚阳的体质特点密不可分。而咳、喘则是小儿外感病中的常见病证,笔者就将临床应用《伤寒论》经方治疗小儿咳喘的部分体会简述如下。
, 百拇医药
小儿咳、喘多因素体虚弱,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致肺宣发肃降功能失常,甚则肺气郁闭所引起,病位在肺。可伴有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咽痛、身疼痛等症状,属《伤寒论》之太阳病范畴[2]。据临床辨证之寒热不同,笔者常选用麻杏石甘汤、小青龙汤、大青龙汤进行治疗。
1 麻杏石甘汤
《伤寒论》第63条言:“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第162条言:“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若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 此2条都是论述表邪已解,不能再用桂枝汤发汗,如果患者出现喘促症状,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3]。其病机为肺主气而司呼吸,邪热壅肺,宣降失司,故见喘逆;肺合皮毛,热壅于肺,热迫津泄,则有汗出。其“无大热者”,是谓表无大热,而里热壅盛。因此,本证重点在于肺热壅盛[4]。该方为麻黄汤去桂枝加石膏,变辛温发表之法为辛凉宣透之方。方中麻黄辛温宣肺定喘,石膏辛寒直清里热,麻黄配石膏,清宣肺中郁热而定喘逆,而石膏用量倍重于麻黄,可借石膏辛凉之性,以制麻黄辛温发散之力,又能外透肌表;杏仁宣肺降气而治咳喘,协同麻黄更增平喘之效;甘草和中缓急,调和诸药。四药相伍,宣肺清热,降逆平喘[5]。
, 百拇医药
典型病例:张某,男,3岁,发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红,经治疗后发热止,鼻塞流涕消失,但咳嗽加重,开始有少许痰,无盗汗及腹泻,咳嗽每天3~5次。证见咳嗽明显,痰多色黄,黏稠难咯,喉中痰鸣,口渴,烦躁。胸片:两肺纹理粗,心界正常。血常规:红细胞:6.0×1012/L,血色素:135g/L,白细胞:19.3×109/L,中性粒细胞:77%,淋巴细胞:21%。尿常规:正常;大便常规:正常。诊断:支气管炎。治疗采用麻杏石甘汤加减:炙麻黄3g,杏仁6g,石膏20g,紫菀9g,款冬花6g,甘草4g,3剂,水煎服。一剂后,病大减,二剂后无咳而愈。
[JP+1]笔者在临床应用时体会到,只要有肺热壅盛,就可应用该方,且收效明显,不必拘泥于一定有气喘的表现。如患儿咳声重浊,有黄痰(或有痰声),苔黄,脉数(指纹紫滞),此时患儿无喘息的表现,仍可用麻杏石甘汤。而在方药的应用上,笔者吸取儿科名医的经验,经过临床的摸索,认为可根据临证病人的情况予以加减。如平素体虚,以及未满周岁的小儿,服用方药后常出现汗多,甚至一日需多次更换衣衫的情况,此时可将方中麻黄改为炙麻黄,后者较前者发汗力弱,但宣肺平喘之功仍佳。而对于一些平素脾胃虚弱的患儿,进食稍凉则出现腹泻,甚至一日多次解水样便,此时可将石膏改为滑石清热,石膏清热从大肠走,而滑石清热从小便利。因此可减轻患儿出现腹泻的不良反应。另外对于方中麻黄与石膏的比例,也有多位医家认为不必拘泥于书中所说,可根据病人的热势轻重调节,笔者认为这也体现出中医辨证论治,因人论治的精髓。[JP]
, 百拇医药
2 小青龙汤
《伤寒论》第40条“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第41条“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两条均为上焦素有停饮,外感内伤,水津不布,痰饮内生,又风寒不解,外寒里饮相搏,壅滞于肺,肺气上逆则咳喘[6]。该方由麻黄汤、桂枝汤合方去杏仁、生姜、加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而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配桂枝则增强通阳宣散之力;芍药与桂枝配伍,调和营卫;干姜大辛、大热,合细辛性温,散寒温肺,化痰涤饮;五味子味酸性温敛肺止咳;半夏味辛性温,降逆止呕,燥湿祛痰;炙甘草调和诸药。
典型病例:王某,男,5个月,因“反复咳嗽、喘息1个月”就诊。1个月前,患儿受凉后出现咳嗽、喘息,体温36.5℃,脉搏126 次/分,呼吸39 次/分,体重8 kg。证见鼻塞清涕,咳嗽痰鸣,口干喜饮,大便干燥,舌红。治以小青龙汤加减:炙麻黄、细辛各3g、白芍、五味子、法半夏各6g,紫苏子、白芥子、黄芩、地龙、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各15g,三七、丹参各10g,黄芪20g,水煎服,分多次少量服用,治疗月余,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未见发作。
, http://www.100md.com
笔者在临床应用中认为该证病机为外有伤寒,内有水饮,临床辨证准确,用之无不效验。在临床运用中,如外寒不著,或由寒饮化热的现象,可减少细辛的用量,同时干姜温中力强,在这种情况运用恐加重外寒化热的情况,临床常表现为患儿咽喉红肿疼痛,因此笔者在临床时将干姜改为生姜可避免温中助热力过强,同时可起到辛温解表散寒的作用,也收到满意效果。另外,笔者所在科室根据《伤寒论》理论,结合名老中医经验,制定协定处方就是以小青龙汤为基础方,加用温阳补肾药物而成,应用于寒性哮喘发作,哮喘患儿感寒后出现咳嗽,尚未喘息时,以及哮喘缓解期均有良好效果。
3 大青龙汤
《伤寒论》第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7]。”病机为风寒外束,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内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治以表里双解,重在解表,兼以清热[8]。该方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另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方中麻黄发汗、外散风寒,石膏清郁闭之里热;重用炙甘草,加生姜、大枣和中以滋汗源[9]。, 百拇医药(李博)